第2238章 尸易无限(143)(3 / 7)

加入书签

这是我自己做的,你们路上吃。记住,不管走到哪里,都要尊重当地的文化,保护好古老的遗迹,这是咱们的责任。”

林野点点头,紧紧握着石阿婆的手:“阿婆,您放心,我们一定会的。”

车慢慢驶出凤凰古城,窗外的吊脚楼和红灯笼渐渐远去,林野看着怀里的青铜罗盘,心里满是期待。他知道,新的冒险又要开始了,香格里拉的雪域圣坛,还有藏族的古老圣物,都在等着他们去发现,去保护。而他,也会带着爷爷的心愿,带着对古老文化的敬畏,继续走下去,让更多的历史宝藏重见天日。

车过金沙江大桥时,林野终于看清了香格里拉的轮廓——远处的雪山像覆着一层碎银,山脚下的青稞田泛着浅绿,藏式民居的红顶在阳光下格外显眼。他摸了摸脖子上的苗族平安坠,银坠子被晒得温热,和怀里的青铜罗盘贴在一起,竟有了种奇妙的呼应。

“这地方也太好看了吧!”阿凯扒着车窗,手里的相机拍个不停,“你看那雪山,比照片里还壮观!还有那些房子,红顶白墙的,跟童话里一样!”他背上的防水包又鼓了些,里面装着在湘西买的苗绣手帕,还有刚从路边牧民手里换来的青稞饼。

李教授坐在副驾驶座上,手里翻着一本《藏族文化志》,时不时指着窗外讲解:“香格里拉在藏语里是‘心中的日月’,这里不仅风景美,还有很多古老的藏族遗迹。根据记载,雪域圣坛应该在‘梅里雪山’的东坡,那里有个‘神瀑’,传说圣坛就藏在神瀑后面的山洞里。”

张科长握着方向盘,避开路上的牛羊:“我已经联系了当地的藏族向导,他叫丹增,是个年轻的活佛,对梅里雪山的情况很熟悉,还懂很多藏族的古老仪式,咱们到了县城就能见到他。”

车刚开进香格里拉县城,就看到一个穿着红色僧袍的年轻人站在路边,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正是丹增。他看到林野他们,笑着迎上来,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欢迎来到香格里拉,我已经等你们很久了。”

丹增把大家带到一家藏式客栈,客栈的院子里种着格桑花,墙角的转经筒在风里轻轻转动。走进堂屋,里面摆着一张长长的藏式桌子,桌上放着酥油茶和糌粑。丹增给大家倒上酥油茶:“梅里雪山很神圣,也很危险,尤其是东坡,经常有雪崩,而且神瀑后面的山洞有‘山神守护’,外人不能随便进去,得先举行‘敬山仪式’,得到山神的允许才行。”

林野掏出青铜罗盘,放在桌上:“丹增活佛,我们不是来破坏的,是想保护藏族的圣物,让更多人了解藏族文化。这罗盘是我爷爷留下的,据说能指引找到古老遗迹,您看它能不能帮上忙?”

丹增盯着罗盘看了半天,突然双手合十:“这罗盘上的刻痕,跟我们藏族圣坛的图腾很像!看来你们真是有缘人。不过要去圣坛,得先准备‘敬山礼’——青稞酒、酥油、哈达,还要学几句藏族的‘敬山语’,不然山神会发怒的。”

接下来的两天,林野他们跟着丹增学习藏族的习俗。丹增带着他们去县城的寺庙,教他们怎么转经筒、磕长头,还教他们说敬山语,虽然发音绕口,但大家都学得很认真。阿凯为了学好敬山语,每天早上都跟着丹增念诵,嗓子都快哑了,还是不肯停下。

出发那天,天还没亮,丹增就带着大家往梅里雪山走。路上的雪越来越厚,脚踩下去能没过脚踝,寒风像刀子一样刮在脸上,冻得人直打哆嗦。丹增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经幡,嘴里念念有词,像是在跟山神沟通。

走了大概四个小时,前面突然传来“哗哗”的水声,越往前走,水声越清晰。又走了半个多小时,眼前出现一道巨大的瀑布——水流从几十米高的悬崖上倾泻而下,溅起的水花在阳光下形成一道彩虹,这就是神瀑。

丹增停下脚步,对大家说:“神瀑后面就是藏着圣坛的山洞,但要进去,得先举行敬山仪式。”他从背包里拿出青稞酒、酥油和哈达,放在一块平整的石头上,然后对着神瀑跪下,念起了敬山语。林野他们也跟着跪下,学着丹增的样子,念起了刚学会的敬山语。

刚念完,神瀑的水流突然变缓,瀑布后面的山洞慢慢显现出来。丹增激动地说:“山神同意我们进去了!快走吧,小心脚下的石头,很滑。”

大家跟着丹增走进山洞,山洞里黑漆漆的,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酥油味。丹增从背包里拿出酥油灯,点燃后,山洞里顿时亮了起来。洞壁上刻着很多藏族的图案,有藏民放牧、朝圣、祭祀的场景,还有一些复杂的经文,李教授赶紧拿出相机,小心翼翼地拍照。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山洞突然变宽,眼前出现一个圆形的石室。石室中央有一个石台,石台上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着藏族的图腾——一只展翅的雄鹰,周围还放着十几个银色的转经筒,风一吹,转经筒就发出“咕噜咕噜”的声响。

“那就是雪域圣坛,金色盒子里装的就是藏族的圣物——‘雪域明珠’。”丹增轻声说,语气里满是敬畏,“雪域明珠是藏族的祖先传下来的,能保佑族人平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