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0章 尸易无限(135)(1 / 7)

加入书签

汽车驶入罗布泊边缘的楼兰保护站时,正午的太阳正悬在头顶,戈壁滩上的温度突破了52摄氏度,空气热得像要燃烧,远处的楼兰古城遗址只剩下断壁残垣,在烈日下泛着惨白的光。林浩刚下车就把矿泉水浇在脸上,却还是觉得喉咙干得冒烟:“这地方比黑水城还热!盐壳子踩上去硌得脚疼,咱们的防割鞋可得穿紧点,别被划破了。”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又摸了摸背包里的卫星电话,指尖被晒得发烫:“楼兰王墓在古城遗址的‘佛塔区’铁镐刨开盐壳,盐壳硬得像石头,刨的时候得小心,别崩到手。而且罗布泊的‘盐壳陷阱’多,表面看着是平的,。另外,墓里的有毒昆虫多,尤其是沙漠毒蝎和黑甲虫,得把雄黄粉撒在裤脚和袖口,再带些杀虫剂,遇到虫子就喷。”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保护站门口的盐壳地,听着盐粒撞击杖头的“咔嚓”声:“我听到佛塔区方向有风声,那里的断墙多,容易形成‘旋风’,走的时候得离断墙远点。《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楼兰古城是‘沙漠龙脉’的尽头,地宫卡在‘阴脉’和‘盐脉’之间,地气杂但‘盐煞’重,是盐壳生出来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能镇盐,朱砂能驱邪。而且地宫的‘石门’是楼兰的‘太阳纹机关’,门旁边的石刻上有十二个太阳纹,得按‘顺时针’的顺序触摸,错一个就会触发盐壳塌陷机关。”

保护站的站长是个老考古队员,姓赵,听说我们要找楼兰王墓,立刻给我们倒了杯冰镇的绿豆汤:“佛塔区的盐壳得带些抽水机,把水抽干才能进去。而且罗布泊里没有信号,卫星电话得保持电量,每天固定时间给保护站报平安,别失联了。”

赵站长还给我们看了一张最新的楼兰遗址地图:“这是上个月航拍的,佛塔区的西北角有个‘凹陷区’,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忙着准备:林薇从保护站借了两台小型抽水机和几卷水管,还买了几箱矿泉水和高能量巧克力;林浩网购了几把重型铁镐和防割手套,还把雄黄粉装在小布袋里,挂在腰间;老烟枪则把探杆的顶端换成了钢头,能刺穿盐壳;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佛塔区踩点,标记了凹陷区的位置,腾格尔、小杨和达来则在保护站练习用抽水机,确保到时候能正常使用。

出发那天,凌晨三点,天还没亮,我们背着装备向佛塔区出发。沙漠的凌晨很凉,风里带着盐的咸味,我们加快脚步,想在太阳升起前挖到墓道。走了大概两个小时,我们到了凹陷区,凹陷区的盐壳比周围的薄,踩上去有些松动。

老烟枪用洛阳铲探测了一下,确定了墓道的位置:“就在这里!接好水管,开始抽水,水带着盐粒从地下冒出来,抽了一个多小时,才把水抽干。

林浩和巴特尔举起铁镐,开始刨盐壳,盐壳硬得像花岗岩,铁镐砸上去火星四溅,我们轮流用力,刨了三个多小时,终于挖到了一块木质的盖板,盖板上刻着楼兰的太阳纹,正是墓道的入口。

阿古拉用蒙古刀插进盖板缝里,轻轻一撬,盖板“吱呀”一声被撬开,露出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里飘出一股潮湿的霉味,夹杂着淡淡的丝绸味——是汉锦的味道!

“快把雄黄粉撒在身上!”林薇说着,率先往裤脚和袖口撒了雄黄粉,我们也跟着撒,然后点燃艾草绳,扔进洞口。艾草绳在洞里燃烧着,没有熄灭,说明里面有空气,我们顺着洞口的梯子往下爬。

墓道里很窄,墙壁上结着一层盐霜,地面上还残留着少量积水,走了大概十分钟,前面出现了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十二个太阳纹,正是瞎子说的太阳纹机关。

林浩按照瞎子说的,顺时针依次触摸太阳纹,当触摸到最后一个太阳纹时,石门发出“轰隆”的声响,缓缓打开,一股更浓的丝绸味从里面飘出来。

石门后面是一个宽敞的地宫,地宫中央有一口彩绘木棺,木棺上画着楼兰人的生活场景,有放牧、耕种、舞蹈,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木棺的旁边,放着一个锦缎盒子,盒子上绣着汉代的云纹,应该就是装汉锦的盒子;盒子旁边还放着一些陶器和玉器,都是楼兰时期的文物。

“终于找到了!”林浩兴奋地跑过去,刚靠近木棺,脚下突然传来“咔嚓”的声响,盐壳裂开一道缝,插进陷阱里,支撑住林浩的身体:“别乱动!陷阱

我们赶紧把木板铺在陷阱上,林浩踩着木板,慢慢爬了上来,裤腿上沾了盐霜,脸色苍白。我们绕开陷阱区,走到锦缎盒子旁。盒子上没有锁,只有一个布结,林薇小心翼翼地解开布结,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块汉锦,锦面上织着“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字样,色彩鲜艳,正是我们要找的汉锦!

彩绘木棺的盖子没有完全封死,我们轻轻推开盖子,里面躺着一具穿着楼兰服饰的遗骸,应该就是楼兰王,遗骸的身上还盖着一块丝绸,丝绸上绣着楼兰的太阳纹。“别碰遗骸!”赵站长特意叮嘱过,我们只把汉锦和旁边的陶器、玉器放进防水袋里,没有动遗骸。

我们把防水袋背在身上,刚想离开,突然,地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