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8章 尸易无限(133)(3 / 6)
而且墓里的毒烟是麻黄和附子混的,这两种药的生物碱厉害,防毒面具的滤毒盒得换专门防生物碱的,再带些甘草片,含着能缓解喉咙不适。另外,墓道里有‘流沙陷阱’,沙子细得像面粉,踩上去就会陷,防沙网得铺密些,再备些木板,压在沙网上能稳当点。”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水泥地,侧耳听着远处的风声:“我听到贺兰山方向有岩羊的叫声,滚钟口的岩羊多,晚上别惊动它们,岩羊受惊了会撞人。《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李元昊墓是‘背山面河’的格局,地宫卡在‘阴脉’上,地气杂,有‘沙煞’和‘阴煞’,沙煞是戈壁的沙子生的,阴煞是陪葬的器物生的,得带些艾草绳和朱砂,艾草能镇沙煞,朱砂能驱阴煞。而且地宫的‘石门’是西夏的‘梵文锁’,锁孔藏在门旁边的‘西夏文’石刻里,得找到石刻上的‘王’字,按下去才能露出锁孔。”
我们在西夏王陵景区附近找了家客栈,客栈老板是个回族大叔,姓马,对西夏历史很有研究:“三号陵现在只开放了地面遗址,地宫还没挖掘,入口在‘献殿’的遗址墓道。不过墓道里的流沙层有两米厚,你们得小心,去年有个探险队进去,差点陷在里面。”
马老板还给我们看了一张他收藏的老地图:“这是民国时期的贺兰山地图,上面标着滚钟口的水源,你们去的时候得带够水,戈壁上缺水,万一被困了麻烦。而且晚上的贺兰山很冷,得多带些暖宝宝,睡袋也得选加厚的。”
接下来的三天,我们忙着准备装备:林薇从户外用品店买了四副防生物碱的防毒面具和几包甘草片,还买了一大壶矿泉水,装在保温壶里防止结冰;林浩网购了一把重型破墙锤和几卷高密度防沙网,又买了几双防硌的登山鞋;老烟枪则把探杆的顶端换成了钢头,还在探杆上刻了刻度,能测量流沙的深度;我和瞎子、阿古拉、巴特尔去滚钟口踩点,找到了献殿遗址的位置,还标记了附近的水源,巴特尔还用蒙古刀在旁边的石头上刻了记号,方便回来时辨认。
出发那天,天刚黑,我们背着装备向滚钟口出发。戈壁上的风很大,沙粒打在脸上生疼,我们戴上防尘口罩,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巴特尔在前面开路,用探杆探着地面,防止踩进流沙陷阱;阿古拉则背着保温壶,时不时给我们递水喝。走了大概一个半小时,我们终于到了献殿遗址,遗址上只剩下几根残破的石柱,在月光下像沉默的巨人。
林浩很快就找到了刻着西夏文“陵”字的地砖,我们掏出工兵铲,小心翼翼地掀开地砖,是麻黄和附子混合的毒烟!
“快把防毒面具戴上!”林薇说着,率先戴上面具,我们也跟着戴上,然后点燃艾草绳,扔进洞口。艾草绳在洞里燃烧着,没有熄灭,说明里面有空气,我们顺着洞口的梯子往下爬。
墓道里很窄,墙壁上刻着西夏的梵文,地面上覆盖着一层细沙,踩上去软软的。老烟枪用探杆探了探沙层的深度,大概有半米深:“快铺防沙网!”我们赶紧把防沙网铺在沙地上,再铺上木板,踩着木板慢慢往前走。
走了大概十分钟,前面出现了一道防盗墙,墙是用夯土和石子做的,坚硬得像石头。老烟枪和巴特尔一起举起破墙锤,用力向墙上砸去,“咚”的一声,墙上只留下一个小坑。我们轮流用力,砸了半个多小时,才在墙上砸出一个能容人通过的洞。
钻过防盗墙,前面出现了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西夏文和梵文,门旁边的石刻上果然有个“王”字。林浩按照瞎子说的,用力按了按“王”字,石刻发出“咔嚓”的声响,露出一个小小的锁孔。老烟枪掏出铁丝,小心翼翼地插进锁孔里,慢慢转动,过了一会儿,石门发出“轰隆”的声响,缓缓打开。
石门后面是一个宽敞的地宫,地宫中央有一座石棺,石棺上刻着李元昊的画像,画像周围镶嵌着琉璃和玛瑙。石棺的旁边,放着一个金色的盒子,盒子上刻着西夏文,应该就是装西夏金印的盒子;盒子旁边还放着一个琉璃构件,釉色鲜红,正是我们要找的琉璃鸱吻!
“终于找到了!”林浩兴奋地跑过去,刚靠近石棺,脚下的木板突然“咔嚓”一声断了,他的脚陷进了流沙里!我和阿古拉赶紧拉住他,老烟枪则用探杆插进流沙里,支撑住林浩的身体:“别乱动!流沙会越陷越深!”我们赶紧把另一块木板铺在流沙上,林浩踩着木板,慢慢爬了上来,裤腿里全是细沙,脸色苍白。
我们绕开流沙区,走到金色的盒子旁。盒子上有一把铜锁,锁上刻着西夏的花纹。瞎子摸了摸锁,突然说:“这是‘双开锁’,得用两根铁丝同时转动,才能打开。”林薇和老烟枪一起掏出铁丝,插进锁孔里,慢慢转动,铜锁“啪”的一声开了。
打开盒子,里面果然放着一枚金色的印章,印章上刻着西夏文,正是西夏金印!旁边的琉璃鸱吻完好无损,釉色鲜艳,造型是一只展翅的鸱吻,栩栩如生。
我们把金印和琉璃鸱吻放进防水袋里,刚想离开,突然,地宫的墙壁开始震动,头顶的石块纷纷落下,地面上的流沙像潮水一样涌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