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4章 尸易无限(129)(2 / 6)
,放着两件宝贝:一件是“翡翠白菜”,白菜的叶子翠绿欲滴,上面还趴着一只栩栩如生的蝈蝈,蝈蝈的眼睛是用红宝石做的;另一件是“珊瑚树”,树干挺拔,枝丫上挂着小小的珊瑚珠,在手电光下泛着橘红色的光。
“太好了!这两件都是国宝!”林浩激动地想把宝贝拿出来,突然,金券的地面开始震动,梓宫的盖子“吱呀”一声向上抬起,一股黑色的雾气从梓宫里飘出来——是阴煞!
“快点燃艾草绳!”瞎子大喊,我们赶紧把手里的艾草绳凑到一起,火苗“腾”地窜起来,黑色雾气一碰到烟,就像遇到热水的冰一样,迅速消散。但梓宫的盖子已经完全打开,里面躺着一具穿着凤袍的尸体,正是慈禧的遗骸,她的手上还戴着一枚翡翠戒指,手指微微弯曲,像是要抓住什么。
“别碰遗骸!”林薇赶紧拦住想靠近的林浩,“文物局有规定,不能破坏古代遗骸,咱们只拿暗格里的宝贝。”我们刚把紫檀木盒子放进背包,突然,金券的墙壁开始剧烈震动,头顶的石块纷纷落下——是地宫要塌了!
“快从运料道跑!”老烟枪大喊,我们转身就往外跑。刚跑到石门券,就看到几只尸蟞从积水坑的缝隙里爬出来,挡住了去路。林浩掏出雄黄膏,往地上倒了一大滩,尸蟞一碰到雄黄膏,就立刻缩成一团,不动了。
我们趁机冲出运料道,刚跑到后山的草地上,身后就传来“轰隆隆”的巨响,运料道的入口被坍塌的石块掩埋。我们瘫坐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身上的潜水服全被汗水浸湿了,手里的紫檀木盒子却紧紧攥着,生怕掉在地上。
第二天一早,我们把翡翠白菜和珊瑚树交给了遵化文物局。工作人员看到宝贝时,眼睛都亮了,说这两件文物比之前发现的“翡翠西瓜”还要珍贵,会立刻送到河北省博物馆展出。老顾听说我们找到了宝贝,特意来客栈看我们,还带来了一坛自己酿的白酒:“我就知道你们能成!这些宝贝终于能重见天日了!”
晚上,我们在客栈里庆祝,林薇突然拿出一张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古墓的入口,旁边写着“西夏王陵——李元昊墓”。“我在古籍里看到,李元昊墓藏在宁夏的‘贺兰山’东麓,里面藏着‘西夏文佛经’和‘鎏金铜牛’,西夏文现在没几个人能看懂,那本佛经要是能找到,就能破解很多西夏的历史谜团,”林薇看着我们,眼神里充满了期待,“你们愿意和我一起去贺兰山吗?”
我和老烟枪、瞎子对视一眼,都笑了。宁夏的贺兰山离这里千里之外,而且西夏王陵的“昊王坟”被称为“东方金字塔”,墓里的“流沙墓”和“伏火”机关比慈禧墓还凶险,但我们还是点了点头——只要有文物需要保护,再远再险的路,我们都愿意走。
老烟枪终于点燃了烟锅,猛吸一口,烟圈在灯光下慢慢散开:“走!西夏的宝贝咱也得护着!不过这次,可得带够防火的装备,伏火机关一触发就会烧起来,得用湿棉被和灭火器。而且贺兰山的风沙比梁山还大,得买几顶防风帐篷,晚上能挡住沙暴。”
林浩已经开始收拾背包,把西夏的地图塞进包里:“我查了,西夏王陵附近有个‘镇北堡古城’,能找到向导。而且那里的牧民熟悉贺兰山的地形,知道哪条路能避开流沙区。”
我们举起酒杯,酒杯里的白酒泛着淡淡的光,碰在一起发出清脆的声响。窗外的遵化夜景渐渐安静下来,远处的燕山山脉在夜色里只剩下模糊的轮廓。我知道,明天一早,我们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从河北的清东陵,到宁夏的贺兰山,去寻找那些被岁月掩埋的国宝。
火车在第二天清晨出发,车轮滚滚,载着我们向西行驶。窗外的景色不断变化,从华北平原的麦田,到黄土高原的沟壑,再到宁夏平原的枸杞园。贺兰山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山顶的积雪在阳光下泛着耀眼的光,像一顶白色的王冠。
我摸了摸怀里的艾草绳,又看了看身边熟睡的伙伴,心里充满了期待——我们的下一场冒险,即将在贺兰山的东麓展开,在那座神秘的西夏王陵里,又有多少历史的秘密在等着我们去揭开,又有多少珍贵的文物在等着我们去守护。
火车抵达宁夏银川站时,正午的阳光正烈,空气里裹着一股干燥的热浪,和河北湿润的气候截然不同。林浩刚走出站台就摘下了外套,擦着额头的汗:“这地方也太热了!贺兰山肯定更晒,得赶紧买顶遮阳帽,不然得被晒伤。”
老烟枪把烟锅揣进怀里,眯着眼看向远处的贺兰山:“贺兰山的东麓全是戈壁滩,白天热得能煎鸡蛋,晚上又冷得能结冰,咱们得带够薄外套和厚衣服。而且西夏王陵的‘昊王坟’是‘封土堆’结构,走得稳些。”
瞎子用盲杖敲了敲站台的水泥地,声音里带着一丝凝重:“《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里说,昊王坟下有‘伏火层’,是用硫磺、硝石和木炭混合制成的,一碰到明火就会爆炸。咱们不仅不能用打火机,连艾草绳都不能点燃,得用冷光棒照明。另外,墓里可能有‘西夏守陵人’的遗骸,被流沙和煞气裹着,会变成‘沙尸’,刀枪不入,只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