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0章 尸易无限(125)(1 / 8)

加入书签

老烟枪在八仙桌上磕了磕烟锅,火星子落在满是油垢的桌面上,烫出个黑印子。他指节粗大的手按住桌角那张泛黄的图纸,沙哑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这斗在子午岭深处的‘黑风口’,底下是西夏黑水城的陪都墓,当年蒙古人破城时,守军把整座国库都埋进去了。但有一样——这墓里养着‘守陵兽’,不是寻常粽子,是用活人炼的‘血俑’。”

我盯着图纸上弯弯曲曲的墓道,指尖划过标注“血池”的红圈,后背一阵发紧。我叫陈九,家里三代倒斗,到我这辈本想金盆洗手,可上个月在潘家园收了件西夏鎏金铜佛,佛肚里藏着半张墓图,老烟枪找上门时,我就知道这趟浑水躲不过去。

“血俑我知道,”我摸出腰间的洛阳铲,铲头在灯光下泛着冷光,“西夏人信‘血祭’,把活人封在陶俑里,灌上水银,再用秘术催活,守在墓门后。可这东西怕火,咱们多带几捆‘火折子’,再备些黑驴蹄子,应该能应付。”

老烟枪却摇了摇头,从怀里掏出个巴掌大的陶片,陶片上刻着个狰狞的兽头,眼窝处是两个黑洞,像是要把人的目光吸进去:“你看这陶片,是我上礼拜在黑风口附近捡到的,上面的纹路是‘镇墓符’,但比寻常的多了三道‘锁魂纹’——这说明墓里的血俑不止一个,而且被人动过手脚,现在怕是成了‘血煞’。”

我接过陶片,指尖刚碰到,就觉得一阵寒意顺着指尖往上爬,像是有只冰冷的手攥住了我的手腕。我赶紧把陶片扔回桌上,从包里掏出个罗盘,指针疯狂打转,半天定不住方向。

“看来这斗确实邪门,”我深吸一口气,“除了咱们俩,还得找个懂行的。我认识个叫‘瞎子’的,他祖上是摸金校尉,手里有本《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找他准没错。”

老烟枪点了点头,烟锅里的火星又亮了起来:“行,明天一早,咱们在潘家园门口汇合,带上家伙,后天就动身去子午岭。”

第二天一早,我和老烟枪在潘家园门口等瞎子。没过多久,就看见个拄着盲杖的瘦高个走了过来,他戴着副墨镜,手里的盲杖敲在地上,发出“笃笃”的声响,却精准地避开了路上的石子。

“陈九,老烟枪,”瞎子走到我们面前,嘴角勾起一抹笑,“我听说你们找到了西夏黑水城的陪都墓?这可是块肥肉,不过也凶险得很。”

我把墓图递给瞎子,他虽然看不见,却用手指摸着图纸上的纹路,很快就皱起了眉头:“这墓的风水不对,按图纸上标的,墓主人应该是西夏的一位太子,可太子墓不该用‘反弓形’墓道——这是‘养煞局’,把墓里的煞气都聚在主墓室,一旦有人进去,煞气就会跟着人出来,轻则重病,重则丢命。”

老烟枪在一旁补充:“我还听说,抗战时期,有支日本鬼子的部队在黑风口失踪了,后来有人在附近的山洞里发现了他们的尸体,每个人的喉咙都被撕开,像是被什么东西咬的——我怀疑,他们就是想挖这座墓,结果被血俑给杀了。”

瞎子摸了摸下巴,从怀里掏出个香囊,里面装着些黑色的粉末:“这是‘驱邪粉’,用朱砂、雄黄酒和糯米磨成的,遇到煞气能起作用。咱们再准备些‘糯米弹’,对付血俑应该够了。”

三天后,我们三人带着装备,坐火车到了子午岭附近的一个小镇。小镇很偏僻,只有一条主街,街上的人看到我们背着大包,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我们。我们找了家客栈住下,客栈老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汉,看到我们的洛阳铲,脸色一下子变了。

“你们是来挖黑风口的墓吧?”老板压低声音,“我劝你们还是赶紧走,那地方邪门得很,前几年有几个年轻人进去,就再也没出来过,后来有人在黑风口的山口发现了他们的骨头,上面全是牙印。”

我和老烟枪对视一眼,都没说话。瞎子却笑了笑,从怀里掏出块碎银子,放在桌上:“老板,我们就是来旅游的,顺便看看风景。你能不能给我们指条路,怎么去黑风口?”

老板看了看银子,又看了看我们,犹豫了半天,才叹了口气:“黑风口在镇子北边的山里,顺着这条小路走,大概半天就能到。不过你们千万要小心,那地方一到晚上就起雾,雾里有‘鬼哭’,听到声音千万别回头。”

第二天一早,我们按照老板指的路,向黑风口出发。小路两旁长满了荒草,齐腰深,草叶上挂着露珠,沾在裤腿上,冰凉刺骨。走了大概三个小时,前面的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米,耳边果然传来了“呜呜”的声音,像是女人的哭声,又像是风声,让人头皮发麻。

“别回头,”瞎子提醒我们,“这是‘瘴气’形成的幻听,一回头,煞气就会钻进脑子里,让人产生幻觉。”

我们继续往前走,雾气越来越浓,脚下的路也越来越难走,到处都是碎石和坑洼。又走了一个小时,前面突然出现了一道山口,山口处立着两块巨大的石头,像是两扇门,上面刻着模糊的纹路,应该是西夏的文字。

“这就是黑风口了,”老烟枪指着山口,“墓口应该就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