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尸易无限(85)(5 / 6)
不朽的文明,等待着更多的人去发现,去守护,去传承。
清龙山文物保护纪念馆开馆后的第一个春天,一场春雨淅淅沥沥地落下,将山间的草木洗得愈发青翠。纪念馆里,李明正带着一群来自省城的中学生参观,他们站在吴贤的铜像前,认真听着讲解。
“吴贤老先生年轻时曾误入盗墓行当,后来幡然醒悟,用余生守护文物。他参与保护的古墓超过三十座,追回被盗文物上百件,还编写了《古墓保护实用手册》,成为很多文物保护工作者的入门教材。”李明指着铜像旁的展板,声音温和却充满敬意。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举起手:“李老师,吴爷爷当年为什么会从盗墓贼变成文物守护者呢?是不是遇到了什么特别的事?”
李明笑了笑,走到展柜前,指着里面一张泛黄的合影:“这张照片里,和吴老先生站在一起的两个人,一位是搬山道人鹧鸪哨,一位是曾经的团练教头罗老歪。当年他们一起深入云南虫谷,寻找献王墓,在那里经历了生死考验。吴老先生亲眼看到很多人为了争夺古墓里的宝贝丢掉性命,也明白了文物不是私人财产,而是民族的根脉,从那以后,他就下定决心,要保护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东西。”
学生们凑到展柜前,好奇地看着照片,小声议论着。李明继续说道:“吴老先生常说,文物是沉默的历史见证者,每一件文物背后,都藏着一段故事,一份文明的印记。如果我们把文物挖出来卖掉,或者让它们在地下腐烂,就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
参观结束时,学生们在纪念馆的留言簿上写下自己的感受。那个戴眼镜的男生写道:“以后我也要做一名文物守护者,像吴爷爷一样,守护我们的历史和文明。”李明看着孩子们的字迹,想起吴贤生前的嘱托,心中充满了力量。
这天下午,罗老歪拄着拐杖来到纪念馆。他已经快九十岁了,腿脚不太方便,由孙子搀扶着。看到吴贤的铜像,他停下脚步,眼眶渐渐湿润。“吴小哥,我来看你了。”他轻声说道,“纪念馆建得很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来参观,你的故事,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
罗老歪的孙子是一名年轻的建筑师,这次来清龙山,是受省文物局委托,为纪念馆设计扩建工程。“吴爷爷的事迹太让人感动了,”年轻人说,“我们计划在纪念馆旁边建一个文物修复体验区,让游客可以亲手体验文物修复的过程,更直观地感受文物保护的不易。”
罗老歪点了点头:“好,好,这样能让更多人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吴小哥要是知道了,肯定会很高兴的。”
就在这时,李明接到了一个电话,是省文物局打来的,说邻县发现了一座元代古墓,古墓遭到了轻微破坏,需要派人去现场勘察。李明挂了电话,立刻准备出发。罗老歪看着他匆忙的身影,笑着说:“去吧,年轻人,好好干,别辜负了吴小哥的期望。”
李明赶到邻县时,当地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已经在古墓周围拉起了警戒线。古墓位于一片农田里,由于近期雨水较多,农田出现塌陷,露出了古墓的一角。李明小心翼翼地走进塌陷区域,仔细观察着古墓的结构。
“从露出的部分来看,这座古墓应该是元代的贵族墓葬,墓壁上有彩绘,虽然大部分已经脱落,但仍能看出当年的精美。”李明一边记录,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现在最重要的是做好保护工作,防止雨水进一步侵蚀古墓,同时组织考古队进行抢救性发掘。”
就在这时,李明发现古墓的角落有一个小小的洞口,像是被人挖过的痕迹。他心中一紧,赶紧蹲下身,仔细查看洞口周围的泥土。泥土很新鲜,看来是最近才被挖开的。“不好,可能有盗墓贼来过!”李明立刻联系当地警方,请求他们协助调查。
警方很快赶到现场,通过勘察,在古墓周围发现了几个可疑的脚印,还在不远处的树林里找到了一把洛阳铲。根据这些线索,警方很快锁定了一个犯罪嫌疑人,是当地的一个村民,因为听说古墓里有宝贝,就趁着雨夜偷偷挖了个洞,想要进去寻宝,却因为害怕被发现,没敢深入。
“幸好发现得及时,古墓没有遭到严重破坏。”李明松了口气,“接下来我们要加快发掘进度,尽快将里面的文物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在发掘过程中,考古队发现了一批珍贵的元代文物,包括瓷器、青铜器和玉器。其中最珍贵的是一件青花梅瓶,瓶身上绘着精美的山水图案,保存完好,是元代青花瓷器中的精品。“这件文物太珍贵了,”李明激动地说,“它对研究元代的陶瓷工艺和文化交流,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文物发掘完成后,李明带着这批文物回到了省文物局。在文物修复室里,他小心翼翼地擦拭着那件青花梅瓶,想起了吴贤生前教给他的文物保护知识。“吴爷爷,我们又保护好一批文物,”他轻声说道,“您放心,我们会继续努力,守护好每一件文物,不让它们受到伤害。”
这天晚上,李明在整理吴贤留下的笔记时,发现了一张夹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