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9章 尸易无限(84)(4 / 6)
在洞口周围拉起警戒线,禁止村民靠近,然后掏出火把,点燃后扔进洞里。
火把照亮了洞内的景象,洞口下方是一段陡峭的石阶,石阶尽头隐约能看到一间墓室的轮廓。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还夹杂着淡淡的土腥味,没有明显的邪气,看来这座古墓暂时没有被扰动过。
“你们在这里守着,别让任何人靠近,我下去看看。”吴贤对两个徒弟说。大徒弟有些担心:“师父,太危险了,我跟您一起去!”
吴贤摇了摇头:“不用,我一个人进去更灵活,你们守好洞口就是。若是半个时辰后我还没出来,就去文物局报信。”说完,他握紧桃木剑,沿着石阶小心翼翼地走进洞里。
洞内比想象中宽敞,石阶尽头是一间方形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口石棺,石棺两侧各有一个陶罐,除此之外,再无其他陪葬品,看起来十分简陋。吴贤仔细观察着墓室的墙壁,墙壁上没有任何壁画或铭文,石棺上也只刻着一些简单的云纹,看不出年代。
他走到石棺前,轻轻敲了敲棺盖,石棺发出沉闷的响声,看来棺盖厚重,里面的尸体应该还保存完好。吴贤没有贸然打开石棺,而是在墓室里仔细搜索起来,希望能找到一些能证明古墓年代的物件。
在墓室的角落里,吴贤发现了一块破碎的陶片,陶片上有一些独特的纹路。他凑近一看,心中一动——这种纹路是汉代常见的绳纹,看来这座古墓很可能是汉代的。汉代古墓大多有明确的形制,陪葬品也有规律,可这座古墓却如此简陋,只有一口石棺和两个陶罐,实在有些反常。
就在吴贤思索之际,洞口突然传来一阵喧哗,紧接着,他听到大徒弟的喊声:“师父!有人硬闯!是外地来的盗墓贼!”
吴贤心中一紧,赶紧朝着洞口跑去。刚跑到石阶上,就看到三个穿着黑色外套的男人正和他的徒弟扭打在一起。这三个男人手里都拿着洛阳铲和撬棍,一看就是经验丰富的盗墓贼。
“住手!”吴贤大喝一声,拔出桃木剑,朝着其中一个盗墓贼冲去。那盗墓贼见状,赶紧掏出一把匕首,朝着吴贤刺来。吴贤侧身躲避,桃木剑横扫,击中了盗墓贼的手腕,匕首“哐当”一声掉在地上。
另外两个盗墓贼见同伴吃亏,也顾不上对付吴贤的徒弟,转身朝着吴贤扑来。吴贤毫不畏惧,桃木剑在他手中舞得虎虎生风,几个回合下来,就将三个盗墓贼都制服了。
“你们是什么人?怎么知道这里有古墓?”吴贤厉声问道。
其中一个领头的盗墓贼,脸上一道刀疤,梗着脖子说:“我们就是路过的,看到这里有个洞,好奇进来看看,你少多管闲事!”
“路过?”吴贤冷笑一声,指了指他们手中的洛阳铲,“带着盗墓工具路过?我看你们是早有预谋!”他拿出绳子,将三个盗墓贼捆了起来,然后对徒弟说:“把他们交给派出所,让警察好好审问。”
处理完盗墓贼,围观的村民也渐渐散去。吴贤回到洞口,看着黑漆漆的洞内,心中仍有疑虑。这座汉代古墓太过简陋,不符合常理,而且位置偏僻,从未有史料记载,背后说不定还有更多秘密。他决定先将情况上报给文物局,等专业的考古队来进行发掘,再做进一步调查。
第二天,文物局的工作人员就带着考古队赶到了镇上。带队的是一位名叫张教授的老专家,头发花白,精神矍铄,从事考古工作几十年,经验丰富。吴贤将自己的发现和判断告诉了张教授,张教授听后,也觉得这座古墓有些反常。
“汉代的平民墓葬确实简陋,但一般会有少量的随葬品,比如铜镜、陶罐之类的,而且很少会用石棺,大多是木棺。”张教授蹲在洞口,仔细观察着周围的泥土,“这里的土层很薄,而且没有明显的夯土层,不像是刻意修建的墓道,更像是自然形成的洞穴,后来被人改造成了墓室。”
考古队用专业设备对古墓进行了初步勘探,发现这座古墓的规模比想象中要大,除了已经暴露的墓室,还有一条通往深处的甬道,甬道尽头似乎还有另一间更大的墓室。这个发现让所有人都兴奋起来,张教授决定立刻组织人手进行发掘。
发掘工作进行得很顺利,甬道里没有设置机关,只是堆满了碎石和泥土。三天后,考古队终于打通了甬道,进入了深处的墓室。这间墓室比外面的大了三倍有余,墙壁上绘制着精美的壁画,虽然经过千年的侵蚀,有些地方已经模糊,但仍能看出壁画描绘的是古代祭祀的场景。
墓室中央放着一口巨大的楠木棺,棺木保存完好,没有腐烂的迹象。棺木两侧摆放着十几个陶罐,还有几件青铜器和玉器,看起来都是汉代的文物。张教授小心翼翼地打开陶罐,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谷物和种子,虽然已经碳化,但仍能辨认出种类。
“太不可思议了!”张教授激动地说,“这座古墓看起来简陋,实则暗藏玄机。外面的石棺应该是用来迷惑人的,真正的主棺在这里!这些谷物和种子,很可能是用于祭祀的供品,说明墓主人的身份不一般,至少是当时的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