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0章 尸易无限(55)(5 / 7)
物。八路军的大部队也留下了一部分兵力,帮助他们重建家园,保护文物。沈文儒从北平赶来,带来了很多文物保护的工具和资料,还组织了一支文物修复队,专门负责修复被日军破坏的文物。
在大家的努力下,洛阳城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街道上重新热闹起来,百姓们过上了安稳的日子,被破坏的文物也在一点点被修复。吴贤看着这一切,心里充满了希望。他知道,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坚持抗日,就一定能把鬼子彻底赶出中国,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让中国的历史文化永远传承下去。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日军的总部里,一个更加阴险的计划正在酝酿。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已经决定,调动所有在华的兵力,对中国的各大历史名城发动进攻,不仅要抢夺文物,还要彻底摧毁中国的历史文化,让中国永远失去民族根基。而且,他们还从日本调来了更多的生化武器和重炮,准备对中国发动最后的疯狂进攻。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降临。吴贤和他的同伴们,以及所有的中国人民,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能否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取得最终的胜利,能否保护好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根基,能否让中国重新站起来,一切都还是未知数。但吴贤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中国人民都不会屈服,都会团结一心,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战斗到最后一刻。
洛阳城的晨光刚漫过城墙,吴贤就蹲在北魏石窟的修复现场,手里捏着一小块石膏,正小心翼翼地填补佛像嘴角的裂痕。沈文儒蹲在他旁边,拿着放大镜比对残片:“这尊佛像的衣纹得用糯米浆混合朱砂补,古籍里说北魏匠人都这么做,能保百年不褪色。”
身后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小李骑着马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封插着鸡毛的信:“吴先生,沈先生,八路军总部来的急件!说日军从东北调了‘关东军特别文物支队’,正往西安方向去,要抢碑林里的《开成石经》!”
吴贤手里的石膏差点掉在地上。《开成石经》是唐代刻在石碑上的十二部儒家经典,整整一百一十四块石碑,要是被日军运走,相当于断了儒家文化的一块根。他立刻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沈先生,你留下继续修复石窟,我带一队人去西安,绝不能让鬼子把石经运走!”
沈文儒拉住他,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地图:“西安碑林我去过,里面有个地下藏经洞,能藏下石经。我把路线标在上面了,还有,日军支队的队长叫山田,之前在敦煌盗过壁画,最擅长用炸药开洞,你们得小心他的爆破队。”
当天下午,吴贤就带着三十个队员,骑着快马往西安赶。一路上到处都是逃难的百姓,有的背着行李,有的抱着孩子,嘴里念叨着“鬼子要来了”。吴贤心里更急了,快马加鞭,原本三天的路程,他们两天就赶到了。
西安碑林的守碑人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叫秦老,看到吴贤他们来了,赶紧把他们迎进碑林:“你们可算来了!日军的先头部队已经到了城外,山田放话,三天之内要是不交出石经,就用炸药把碑林炸平!”
吴贤跟着秦老走进碑林,只见一百多块石碑整齐地立在院子里,《开成石经》的石碑排在最前面,上面的字迹虽然有些磨损,却依旧清晰有力。他摸了摸石碑,冰凉的石头触感里,仿佛能摸到千年前刻碑匠人的温度。
“秦老,沈先生说这里有个地下藏经洞,在哪?”吴贤问。
秦老领着他们走到碑林后院的一棵老槐树下,指着树下的一块青石板:“就在这掏出一把铜钥匙,上面刻着复杂的花纹。
吴贤立刻让队员们开始搬石碑。石碑很重,每块都得七八个人抬,队员们累得满头大汗,秦老也帮着指挥,百姓们看到了,也纷纷过来帮忙,有的抬石碑,有的清理藏经洞的灰尘。
搬了整整一夜,才把《开成石经》的石碑全部搬进藏经洞。吴贤刚要让秦老锁门,就听到外面传来枪声——日军的先头部队到了!
“你们赶紧躲进藏经洞,我带队员们出去挡住他们!”吴贤把秦老推进洞里,关上青石板,然后带着队员们躲到碑林的牌坊后面。
日军士兵们举着枪冲进来,看到院子里空荡荡的,山田气得大喊:“石经呢?把人抓起来!”几个日军士兵冲过来,把秦老从藏经洞门口拖了出来,用枪指着他的头:“说!石经藏在哪了?不说就杀了你!”
秦老梗着脖子:“我不知道!你们这些侵略者,别想拿走中国的东西!”
山田冷笑一声,挥了挥手,几个士兵拿着炸药包走过来,就要往地上放。吴贤心里一紧,大喊着冲出去:“住手!石经在我这儿!”
山田转头看到吴贤,眼睛一亮:“你就是之前坏我好事的吴贤?把石经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不死。”
“石经已经被我转移走了,你们找不到的。”吴贤举起洛阳铲,“有本事就跟我打,别欺负老人!”
队员们也冲了出来,与日军士兵展开搏斗。吴贤的洛阳铲砸倒了一个又一个士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