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6章 尸易无限(51)(1 / 7)
1942年深秋,豫西的风裹着黄土,像刀子一样刮在吴贤脸上。他蹲在酸枣丛里,盯着两公里外那座被日军铁丝网围起来的土丘—— locals都叫它“将军坟”,传说是北宋抗金将领的墓,可现在,里面藏着的不是殉葬品,是日军的军火库。
吴贤的手指在腰间摸了摸,那里别着一把磨得发亮的洛阳铲,铲头还沾着上次盗墓时带出来的朱砂。三个月前,他还是洛阳城里小有名气的“土夫子”,靠挖些古墓里的小件玉器混饭吃,直到日军炸了他的铺子,还杀了他唯一的徒弟。现在,他手里的洛阳铲,不再是盗墓的工具,是用来跟日本人拼命的家伙。
“吴先生,该走了。”身后传来压低的声音,是游击队员老赵。老赵手里拿着一把汉阳造,枪托用布条缠了好几圈,“鬼子的巡逻队再过一刻钟就该换岗了,咱们得趁这个空当钻进去。”
吴贤点点头,跟着老赵猫着腰,沿着干涸的河床往土丘方向挪。河床里全是碎石子,硌得膝盖生疼,他却不敢放慢脚步——昨天夜里,游击队的侦察兵传来消息,日军明天一早就会把军火库里的迫击炮运走,用来轰炸附近的抗日根据地。他们必须今晚把军火库炸了,不然根据地的兄弟们就危险了。
离铁丝网还有五十米时,吴贤停了下来。他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布包,打开里面是些黄纸、朱砂和糯米——这些都是他以前盗墓时用来对付“邪祟”的东西,现在却要用来对付活生生的鬼子。他把糯米撒在铁丝网下的土路上,又用朱砂在黄纸上画了个简单的符,贴在洛阳铲的铲柄上:“等会儿要是遇到鬼子的军犬,糯米能暂时挡一下,这符……就当是求个心安。”
老赵咧嘴笑了笑,露出一口黄牙:“吴先生还信这个?咱们打仗,靠的是枪杆子。”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把吴贤递过来的一小包糯米揣进了口袋。
两人趁着月色,快速穿过铁丝网的缺口——那是侦察兵昨天夜里剪开的,只够一个人趴着过去。刚爬过铁丝网,就听到不远处传来日军的说话声,夹杂着军犬的吠叫。吴贤赶紧拉着老赵躲到一座石碑后面,石碑上刻着“宋故武功大夫张公之墓”,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妈的,鬼子把军火库藏在古墓里,真是糟蹋东西。”老赵压低声音骂了一句,眼睛紧紧盯着不远处的岗楼。岗楼里亮着灯,两个日军士兵正靠在墙角抽烟,手里的三八大盖斜挎在肩上。
吴贤没有说话,他的注意力全在脚下的土地上。他掏出洛阳铲,轻轻插进土里,旋转了几圈后拔出来——铲头上的土是深褐色的,还带着一丝潮湿。“咱们从这里打个洞下去,直接通到地宫,就能绕开岗楼里的鬼子。”
老赵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工兵铲,跟吴贤一起挖了起来。两人轮流上阵,不敢用蛮力,只能一点一点地把土往外运。土很松软,挖起来不算费劲,可每挖一下,吴贤的心就提一分——他怕挖通地宫的时候,里面会有鬼子的守卫,更怕触动古墓里的机关。
一个小时后,洞终于挖通了。吴贤趴在洞口,用手电筒往里照了照——士兵骑马打仗的场景,颜色还很鲜艳,显然是被人精心保护过。“
吴贤先跳了下去,落地时脚踩在一块石板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他赶紧捂住手电筒的光,等了一会儿,确定没有动静后,才示意老赵下来。老赵跳下来时没站稳,差点摔倒,手里的汉阳造撞在墙壁上,发出“哐当”一声响。
“嘘!”吴贤赶紧捂住老赵的嘴,耳朵贴在墙壁上听了听——甬道尽头没有传来任何声音,看来鬼子的守卫不在这一层。
两人沿着甬道往前走,走了约莫五十米,前方出现一扇石门。石门上刻着一个巨大的“镇”字,旁边还有一些奇怪的符号。吴贤掏出洛阳铲,在石门缝里插了插,发现石门没有上锁,只是用一根木头杠子顶住了。“我来推,你注意警戒。”
吴贤深吸一口气,双手放在石门上,用力往前推。石门纹丝不动,他又加了把劲,石门才缓缓打开一条缝。就在这时,一股刺鼻的火药味从门缝里钻了进来——里面果然是日军的军火库!
两人赶紧推开门,闪身进去。里面是一个巨大的墓室,墓室中央放着一口巨大的石棺,石棺周围堆满了木箱,箱子上印着日军的标志,里面装的全是迫击炮炮弹和步枪子弹。墓室的角落里,还放着两台发电机,发出嗡嗡的声响,给里面的电灯供电。
“好家伙,这么多军火!”老赵压低声音惊叹道,手里的汉阳造握得更紧了,“咱们赶紧装炸药,炸了这里就走。”
吴贤点点头,从背包里掏出炸药包——那是游击队里的土专家做的,用硝石、硫磺和碎铁片混合而成,威力不算大,但足够把这些军火引爆。他正准备把炸药包放在石棺旁边,突然发现石棺的盖子没有盖严,露出一道缝,里面似乎有什么东西在发光。
“等等,先看看这棺材里是什么。”吴贤走到石棺旁,用洛阳铲轻轻撬开棺材盖。盖子打开的瞬间,一道微弱的金光从里面透出来——棺材里没有尸体,只有一堆金银珠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