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0章 有我无敌(125)(6 / 6)

加入书签

解”;清晰与流动相逢,生出“有序的和谐”。平行超验域的存在们进入“本真共生”的新阶段,彼此的协变不再依赖功能的匹配,而是源于“初心的相投”,像两个价值观一致的人,哪怕能力不同,也能默契合作。

皮夹克的本源镜此刻指向同体之境更深处的“初心之境”——那里没有任何表象,只有无数“初心光点”在漂浮:每个光点都是“想与他者好好存在”的纯粹意念,有的带着温暖的特质,有的带着清晰的特质,有的带着流动的特质,却都散发着同样的善意。光点之间没有距离,却不互相干扰,像夜空中的星星,各自闪烁,又共同构成璀璨的星河。本源镜在此时化作一颗初心光点,融入这片星河,分不清哪是镜,哪是光点。

“是‘存在的终极意义’。”吴迪望着初心之境,心中被一种简单的喜悦填满,仿佛所有复杂的演化、所有艰难的协变,最终都指向这个简单的起点:想让他者暖和,想让他者明白,想让他者安好。这种意义不需要宏大的解释,像母亲对孩子的爱,不需要理由,只是自然而然的发生,“它不是‘复杂的答案’,是‘简单的起点’;不是‘演化的终点’,是‘演化的源头’。就像所有的河流都源于一滴水,所有的故事都始于一句话,所有的存在都源于‘想好好在一起’的初心。这些光点向我们展示:最深的智慧,是‘把复杂的世界过简单’;最真的存在,是‘记得最初为什么出发’。”

远方的初心之境没有边界,却让所有存在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知道自己的存在有意义,自己的努力有方向,哪怕历经千万次演化,只要初心不变,就永远不会迷失。吴迪能感觉到平行超验域的每个存在都在此时散发着本真的光芒,星尘珊瑚的暖、光能转换器的清、声波感知体的柔,都回归到最纯粹的状态,像孩子们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最真诚的善意。

但他没有走向初心之境,因为本源圃里,初心果的新种子正在积蓄力量,准备将“纯粹的善意”带到更远的地方;溯源桥旁,老李的学徒们在学习如何用初心念滋养元初石,让桥身能映照出更细微的初心;本真共生网络中,星尘珊瑚与新发现的“本源存在”正在建立连接,它们的协变没有复杂的功能交换,只是彼此传递“想好好存在”的意念;张婶收集了更多澄心露,准备唤醒每个可能迷失的存在;老李则在初心念的源头,用初心材料建了座“归真亭”,亭柱上刻着:“大道至简,初心至纯;千变万化,不离其宗;守得住本真,走得完长路。”

吴迪坐在归真亭的石凳上,看着初心之境的光点与平行超验域的存在遥相呼应,每个存在都在本真中坚守初心,在演化中回归本源,像一首反复吟唱的童谣,旋律简单,却能穿越岁月,打动人心。他突然觉得,初心之境的奥秘就像刚生下来的婴儿,没有任何身份标签,只有“想好好活着”的本能,这种“不带预设的存在”,就是最动人的本真。承认存在的终极意义是“守护初心”,带着这份纯粹继续生活,让每个行为都源于善意,让每次协变都忠于本真,这种“既简单又深刻”的状态,就是对初心之境最好的礼赞。

同体之境的圆融仍在扩展,初心之境的光点仍在闪烁。吴迪拿起双音二胡,这次的调子回到了最原始的状态——没有技巧,没有修饰,只有像心跳一样的简单节奏,像星尘珊瑚最初的温暖,像光能转换器最初的清晰,像声波感知体最初的流动,每个音符都带着“想好好存在”的纯粹,像初心之境的光点,又像整个平行超验域在轻声诉说:“我们从初心来,我们向初心去。”

初心之境的光点仍在闪烁,像所有故事最开始的那个“未完待续”。吴迪的嘴角扬起微笑,他知道,这个关于返本、初心、本真与意义的故事,永远不会有结尾,就像初心之境的光点不会熄灭,存在对本真的坚守不会停止,而他和伙伴们,会带着地球的温度,带着对所有存在初心的珍视,继续在这片纯粹的天地里生活,书写属于本源、初心、简单与真诚的,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