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7章 有我无敌(112)(5 / 6)
的行星正在缓慢转动,有的覆盖着蓝色的海洋,有的裹着红色的沙尘,还有的结着层薄薄的冰壳——像地球的无数个“可能”。
“它们在模仿。”皮夹克的忆鳞镜悬浮在光带中,镜面映出的小行星内部,有个镂空的球形空间,空间壁上布满了与地球地脉相似的纹路,只是走向完全相反,像幅倒过来的世界地图,“这颗小行星是个‘念想共鸣器’,宇宙里的其他文明用它记录自己的守护方式,星尘之念就是这些记录的集合体,它在模仿我们的天地炉,想搞明白‘守护’到底是什么。”
吴迪踩着光带往小行星深处飘,周围的雾丝突然化作无数面镜子,每个镜子里都映出个不同的“地球”:有个地球的龙谷被火山灰覆盖,老槐树长成了青铜色;有个地球的归炉岛沉入海底,渔民在水下建起了珊瑚炉;还有个地球的南极冰原融化,冰炉化作群发光的水母,在洋流中飘荡……这些是星尘之念模拟的“未选择的守护路径”,像座巨大的可能性博物馆。
“它在找最优解。”师傅的洛阳铲在虚空中划出金光,光痕与空间壁的纹路相触,激起片星尘雨,“太爷爷的残识里提过,高阶文明总觉得守护该有个‘标准答案’,就像解数学题,必须找到最优解才能算对。星尘之念继承了这种想法,它觉得我们的天地炉太‘混乱’,龙谷的共生、归炉岛的互助、南极的坚持……每种都不一样,不像个合格的‘系统’。”
穿过镜子阵,球形空间的中心露出个晶体状的炉,比天地炉的虚影小些,通体透明,里面悬浮着无数彩色的光点,每个光点都是段其他文明的守护记忆:有硅基生命用自己的晶体骨骼搭建的“恒常炉”,炉纹万年不变;有气态生命用风暴编织的“流动炉”,永远没有固定形态;最特别的是个暗物质组成的炉,看不见摸不着,却能通过引力影响周围的星系,让恒星的寿命延长了百万年。
“这些炉都太‘纯粹’了。”张婶指着恒常炉,光点里的硅基生命正在用统一的频率歌唱,每个个体的音调都分毫不差,“它们要么永远不变,要么彻底流动,不像我们的天地炉,又想守着根,又想往外走,又想留住过去,又想盼着将来,乱糟糟的却活得很精神。”
星尘之念突然凝聚成个模糊的人形,悬浮在晶体炉前,人形周围的镜子里同时亮起红光,映出地球文明的“失败案例”:龙谷曾被时噬雾侵蚀,火山古城差点被时烬吞噬,南极的寂忆冰险些让冰炉寂灭……每个画面都被放大了痛苦的细节,人形的轮廓随之波动,像在质疑“这种混乱的守护,到底有什么意义”。
吴迪将博山炉贴近晶体炉,九种灵体的光带与里面的光点交织,竟在虚空中织出个旋转的星图,星图的每个节点都对应着地球的守护瞬间:有龙谷街坊合力对抗根腐尘的汗滴,有归炉岛渔民给受伤海龟喂食的手,有沙漠守炉人用体温融化沙蚀烬的脚印……这些带着“不完美”的瞬间,在星图中发出比恒常炉更亮的光。
“意义就藏在‘不完美’里。”吴迪的声音在真空里传播,带着博山炉的共振,“硅基生命的恒常炉不会出错,可它们永远学不会‘改变’;气态生命的流动炉很灵活,可它们留不住‘根’。我们的天地炉会受伤,会犯错,会走弯路,可正因为这样,它才能长出新的纹路,才能接住龙谷的槐花、归炉岛的海浪、宇宙的星尘。”
他将南极带来的鲸油灯扔进星尘之念的人形,灯芯的蓝火在虚空中燃烧,映出地球守炉人的“错误记录”:曾误把影墟的触须当成灵体,差点污染了地脉;曾为了保护老槐树,误伤过忆雀的幼崽;曾在对抗腐忆菌时,不小心烧毁了雨林的半片藤蔓……这些错误在火光中渐渐化作金色的光粒,被晶体炉吸收,炉身的透明壁上竟长出些新的纹路,像地球的地脉与其他文明的炉纹在握手。
“错误也是念想的一部分。”老李抡起青铜锤,朝着晶体炉旁边的“最优解”石碑砸去,石碑碎裂的瞬间,里面流出些银色的液体,是其他文明从未犯错的“完美记忆”,却在接触到鲸油灯火光后化作了星尘,“老子修锤子修了一辈子,最知道这理儿——新锤子刚上手总掉角,用着用着才顺手,哪有一上来就完美的?”
星尘之念的人形剧烈波动起来,周围的镜子开始碎裂,里面的“未选择路径”与地球的真实历史融合:火山灰覆盖的龙谷里,青铜色的老槐树开出了记心草的花;沉入海底的归炉岛,珊瑚炉上结满了玄龟灵体的鳞片;南极冰原的水母群,带着冰炉的记忆游向了赤道……这些融合后的画面不再追求“最优”,却充满了意想不到的生机。
晶体炉突然发出声清越的嗡鸣,里面的彩色光点开始围绕天地炉的虚影旋转,像行星围着恒星。吴迪看见硅基生命的恒常炉纹里,长出了龙谷的树须;气态生命的流动炉中,沉淀了归炉岛的海盐;暗物质炉的引力场里,多了南极冰炉的温度——地球的“混乱守护”正在给其他文明的炉注入新的活力。
就在这时,球形空间的壁面突然亮起警报般的红光,星尘之念的人形指向太阳系的边缘,那里有片扭曲的空间,像块被揉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