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8章 无畏擒龙(83)(7 / 7)
,根一碰到汤就化成九色的沫,沫里的逆脉疤在慢慢变浅,“是‘源脉化逆’!”他捞起沫笑,“连最初的地脉记忆都能化掉逆脉气,看来所有的别扭,在根上都不算事。”
夜里,我躺在珊瑚礁上,听着源脉石的“嗡嗡”声,像地脉在哼摇篮曲。定脉箭的箭羽上,九色的光正在编织幅完整的初脉图,图里的九块源脉石像九颗珠子,被根须串成条项链,项链的末端往南极冰原的方向延伸,像在说“故事还没讲完”。二舅爷的身影在光里闪了闪,他正往源脉石上刻字,刻的是每个守脉人的名字,包括二柱子、小胖丫这些娃娃,“守脉不是接力赛,是家族宴,不管老小,都得在桌上有个位置。”
第二天一早,我们把三块源脉芯碎片拓印在《万脉同生录》上,拓印的边缘立刻长出根须,顺着书页往空白页爬,像在指引我们继续寻找剩下的源脉石。金狼王陵的年轻牧羊人往我们包里塞了把沙枣种,种皮上的纹路是源脉石的沙黄,“让它跟着你们去南极,给第十块源脉石带个信,就说哥哥姐姐们都在等它回家。”
返程时,定脉箭的箭羽上多了三道新的纹路,分别对应金狼王陵、越女城、沉月城的源脉石,纹路的末端都往南极冰原的方向弯,像在给我们指路。路过星脉城时,通天柱的星尘突然往箭上落,在箭身拼出第四道纹路,是星脉城的源脉石位置,“看来不用咱特意找,源脉石会自己‘报位置’。”星脉城的新观测者举着星盘笑,盘上的星轨与箭身的纹路完全重合。
回七星砬子时,活脉碑旁的定脉箭突然往地下钻了半尺,箭羽的光顺着碑纹往所有地脉的方向伸,伸过金狼王陵时,沙枣林的源脉石在共鸣;伸过越女城时,镜湖的源脉石在发光;伸过沉月城时,珊瑚礁的源脉石在震颤……像在给所有源脉石“打招呼”:“我们找到你们了。”
村里的孩子们围着《万脉同生录》上的初脉图欢呼,二柱子用彩笔给每个源脉石画了张笑脸,“这样它们就不会想家了”;小胖丫往书页的空白处贴了片南极苔原的冻土,“给第十块源脉石留个位置,等找到它就贴上”。
赵大叔拎着新熬的药汤过来,往定脉箭的根部浇了点:“汤里加了源脉芯的粉末,能让箭与地脉的联系更紧,就像给扎根的树浇定根水。你看这箭现在稳当的,是真把家安在活脉碑这儿了。”
风穿过沙枣林的枝桠,带着源脉石的九色光和初脉的暖,活脉碑上的合脉龙鳞片在阳光下闪闪亮,龙身的每个鳞片里都映着块源脉石的影子,像给龙挂了九颗心。《万脉同生录》的书页在自动翻动,翻到最后一页时,定脉箭的箭尖在页上轻轻一点,点出个小小的箭头,指向南极冰原的方向,像在说“下一站,去那”。
我知道这不是结束,源脉石还有六块没找到,地脉的初脉记忆还有大半没记全,但只要定脉箭还在引路,《万脉同生录》还在记录,守脉人的脚步就不会停。就像老人常说的,寻根的路再远也得走,家族的故事再长也得记,知道了从哪来,才能更踏实往哪去。
定脉箭在活脉碑旁的冻土里微微颤,箭羽的光映着远处的南极方向,那里的冰川正在阳光下闪,像第十块源脉石在招手。九大地脉的根须在地下连成网,网里的初脉记忆顺着定脉箭的光往所有节点流,流到哪,哪的地脉就更清楚自己的来处,就像人突然想起了童年的家,脚步都变得更稳。
远处的金狼王陵,雪狼的嚎声混着越女城的狐鸣、沉月城的鱼跃,顺着地脉流往南极冰原的方向飘,像在给寻脉的人打气:“去吧,把所有源脉石都找回来,让九大地脉的根,真正连在一起。”活脉碑的龙纹突然往箭羽上缠,缠出的结是三箭盟的箭头符号,像在给即将出发的寻脉人系红绳,盼着他们早点带着新的源脉石回来,把《万脉同生录》的故事,继续往下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