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0章 无畏擒龙(75)(5 / 7)
,岩壁上的壁画记载着星脉城的历史:上古先民在这里观测星辰,用“通天柱”连接地脉与星脉,青铜令牌其实是“星轨钥”,能调动星辰的能量稳定龙脉。壁画的最后,画着群戴狼首面具的人,正将通天柱的核心——“星辰石”藏进冰盖深处。
“是三箭盟的先祖!”杨雪莉指着壁画,“他们不是要抢星辰石,是为了防止它落入恶人之手,才故意散布谣言,让后人以为这里藏着宝藏。”
通道尽头的冰壁突然渗出寒气,在地上凝结成霜花,霜花的纹路渐渐清晰——星脉城的全貌在霜花中展开,中央的高台上立着根水晶柱,柱顶的星辰石发出蓝光,与北极星的位置遥遥相对,正是壁画里的通天柱。
就在这时,冰壁后传来“轰隆”的巨响,像是有什么巨大的东西在移动。王瞎子的探龙针突然指向左侧的岔路:“是‘冰蚕’!上古时期的守陵兽,被冻在冰里万年,靠吸食地脉能量存活。”
我们刚躲进岔路,就看见条水桶粗的冰蚕从主通道爬过,它的身体由冰晶组成,节肢上的倒刺闪着寒光,头部的复眼是两颗巨大的星辰石,正死死盯着通天柱的方向。冰蚕爬过的地方,冰层纷纷融化,露出大的星轨仪。
“得按北斗七星的方位走。”杨雪莉对照星图,在冰面上标出七个点,“从摇光位到天枢位,千万别碰天玑位,那里的轨道是松动的。”
我第一个踩着轨道往前走,冰面冻得坚硬,每一步都要用力攥住冰镐。胖子紧随其后,他体重沉,踩得轨道“咯吱”作响,好几次冰蚕的复眼都转向我们,吓得我们赶紧趴在冰面装死。最惊险的是王瞎子,他看不见轨道,全靠我们用冰镐敲击冰面指引方向,有次脚悬在冰缝上方,硬是被胖子一把拽了回来。
走到通天柱所在的中央大厅,眼前的景象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大厅的穹顶是块巨大的冰镜,映出整片星空,通天柱的星辰石正在闪烁,蓝光顺着轨道流进地脉,与周陵的镇国鼎、越女城的越女剑、沉月城的青铜镜产生共鸣,形成道贯通天地的光柱。
光柱的周围,站着八尊冰雕,雕的都是星脉城的观测者,他们的手里都握着青铜仪器,对准星辰石,像是在记录星轨,又像是在守护什么。杨雪莉突然指着冰雕的底座:“是三箭盟的符号!他们的先祖真的在这里守护了万年!”
就在我们靠近通天柱时,冰镜突然震动,冰蚕的嘶吼从四面八方传来,越来越近。杨雪莉检查星轨钥,发现上面的蓝光正在减弱:“是星辰石的能量快耗尽了!三箭盟的先祖虽然守住了星辰石,却没料到地脉能量会随着时间流失,现在星脉城的冰盖正在融化,再不想办法补充能量,整个北极的龙脉都会崩塌。”
胖子急得直跺脚:“那咋办?总不能把昆仑神玉的碎片嵌进去吧?”
他的话突然提醒了我,二舅爷的札记里写着“地脉接星脉,玉髓续石魂”——当年从西夏迷城带出来的血玉髓,说不定能补充星辰石的能量。我赶紧掏出水晶瓶,将血玉髓往星辰石上倒去,红色的液体一碰到蓝光,就化作道红光融入石柱,星辰石的光芒果然变得明亮起来。
冰镜突然投射出影像:三箭盟的初代盟主站在通天柱前,对着星轨钥说:“当狼首金符、太阳纹玉佩、星轨钥合一时,便是龙脉新生之日。我辈守护的不是石头,是天地平衡的法则。”影像的最后,他将半块狼首金符藏进冰缝,正是我们在七星砬子找到的那半块。
“原来这一切都是注定的。”王瞎子感叹道,“从七星砬子到星脉城,我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完成他们那代人的使命。”
冰蚕的嘶吼突然变得凄厉,大厅的冰盖开始震动,无数块碎冰从穹顶坠落。杨雪莉指着通天柱的基座:“是‘星核阵’!得用星轨钥启动它,让星辰石与地脉彻底融合!”
我将青铜令牌嵌进基座的凹槽,“咔嚓”一声,星核阵启动,星辰石的蓝光与血玉髓的红光交织,顺着通天柱注入地脉,北极的极光突然变得异常明亮,绿色的光带中出现了红色、蓝色的纹路,像是整个星空都在为龙脉新生而舞动。
冰蚕的身影在光芒中渐渐消散,露出箭盟历代守护者的尸骨,他们生前与冰蚕搏斗,死后化作冰雕,继续守护着星脉城。
随着最后一道蓝光注入地脉,星脉城的冰盖停止了震动,通天柱的星辰石变得温润如玉,与地脉彻底融为一体。我们瘫坐在冰面上,看着星轨钥的纹路与星辰石完全吻合,变成块完整的“龙脉玺”,玺上的图案融合了狼首、太阳、箭头、鱼纹、星轨五种元素,象征着所有守护者的和解。
“结束了……”胖子望着极光,突然笑了,“胖爷我这一路,见过鲛兵、鱼妇、海魃,也算没白活。”
杨雪莉抚摸着龙脉玺,轻声说:“不是结束,是开始。龙脉稳定了,但还有更多被遗忘的故事等着我们去发现,就像二舅爷说的,走山者的路,永远没有尽头。”
就在这时,龙脉玺突然投射出幅新的地图,标注着南极的一座冰盖,上面写着“地脉之源,南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