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4章 无畏擒龙(69)(3 / 6)
‘破茧刻’,到‘零’的时候,里面的时光会漏出来,让红泥坳的过去、现在、未来在同一天重叠。”老人把茧往共生树的树干贴,树皮上立刻浮现出些螺旋状的纹路,纹路里的野菊纹正在与茧上的呼应,像母巢在召唤幼蚕。
小菊追着只爬得最快的铜蚕往树顶跑,蚕钻进个树洞,洞里突然传出阵织布声,像无数铜丝在交织。货郎的儿子把耳朵贴在树洞上,听见时光流动的声音:有西晋守坛人刻铜的叮当,有唐代铜匠淬火的嘶啦,有百年后孩子敲击新铜器的笃笃……这些声音在茧里缠绕,最后凝成句清晰的呢喃:“我们都在树里呢。”
阿镜举着药书赶来时,书页间的铜屑正在结茧,每个茧里都躺着种“时光药”:有能让记忆清晰的“回纹草”,叶片是铜制的日历;有能延缓时光的“驻颜藤”,藤上的铜花会随岁月变色;最奇特的是株“错时花”,花瓣上的野菊纹在倒转,能让接触者短暂回到某个想重温的瞬间。“药书里说破茧刻的时光重叠很危险,”她往树洞里撒了把音库的铜粉,“如果过去的执念、未来的焦虑和现在的迷茫缠在一起,会让铜蚕丝打结,把红泥坳困在错乱的时光里。得用‘三时铜’做引导——过去的铜忆、现在的铜魂、未来的铜影融成的铜,才能让时光各归其位。”
小年带着村里的人往共生树的年轮处挖,挖开第三圈年轮时,露出层银色的铜制蚕床,床上的铜蚕正在吐丝,丝的颜色各不相同:金色的是过去的时光,银色的是现在的时光,彩色的是未来的时光。最粗的那根丝上,结着个篮球大的茧,茧上的倒计时已经跳到“三”,茧里的影子是群模糊的人影,他们穿着不同时代的衣服,正在共生树下交换铜器,器上的野菊纹在时光的冲刷下依然鲜亮。
“这是‘主茧’,”小年用铜剪剪下根金色的丝,丝在他手里化成段西晋的铜带,“守坛人的手记里画过它,说这是所有时光茧的母巢,里面藏着红泥坳最珍贵的记忆。破茧刻的时候,它会放出‘时光潮’,让所有与红泥坳有关的人,无论在哪个时代,都能在这天回到共生树。”他把铜带往主茧上贴,茧上的倒计时突然停在“二”,茧里传出阵欢呼,像里面的人影知道外面有人在等。
货郎的儿子突然想起漏忆阁里那些“漏忆屑”,或许那些被遗忘的时光,正是让三时铜稳定的关键。他往共生树跑去,刚把漏忆阁的铜屑撒在蚕床上,铜蚕突然集体加速吐丝,丝上的野菊纹变得异常明亮,在树周围织成个巨大的沙漏,沙漏的上半部分是过去的时光茧,下半部分是未来的时光茧,中间流动的是现在的铜丝,流动的速度正好与倒计时同步。
当倒计时跳到“一”时,红泥坳的天空突然变成铜色,太阳与月亮同时挂在天上,东边在落雪,西边在下雨,南边飘着铜屑,北边飞着铜蝶——时光开始错乱了。货郎的儿子看到西晋的守坛人站在归宗坛前,手里的铜锤正在敲打现在的铜链;看到百年后的自己蹲在漏忆阁前,翻检着还没被捡到的漏忆屑;最奇妙的是位宋代的铜匠,他正在四海铸坊里铸器,铸出的铜器上却有远天星的星纹,而他身边站着的,是现在的货郎的儿子自己。
“别乱碰!”穿工装的老人对着众人喊道,“守住自己的铜器,那是锚!”话音刚落,所有与铜器接触的人身上都亮起野菊纹,那些错乱的时光在纹前退开些,像遇到了无形的屏障。货郎的儿子突然明白,铜器不只是时光的载体,更是每个人在时光洪流中的锚——只要记得自己与铜器的连接,就不会在错乱中迷失。
倒计时归零的瞬间,共生树的所有茧同时破裂,金色的时光洪流从树里涌出,将红泥坳完全淹没。在这片洪流里,过去、现在、未来的人终于清晰地相遇:西晋的守坛人接过现在的野菊铜,铜上的新纹让他惊叹不已;未来的孩子向唐代的铜匠请教铸器技巧,匠人的手法与百年后的传承惊人地相似;穿工装的老人终于见到了年轻时的父亲,两人手里的铜杖碰在一起,杖头的三足鸟同时鸣叫,声纹完全重合。
货郎的儿子在洪流中看到了自己的祖父,祖父正蹲在铜铺前补只旧铜碗,手法与现在的自己一模一样。“我就知道你能接住这手艺,”祖父抬头对他笑,把补好的铜碗递过来,碗底的野菊纹里,嵌着三时铜的光泽,“红泥坳的时光从来不是往前跑的,是绕着铜器转圈的,每圈都能捡到新故事,却丢不掉老根。”
当红泥坳的天空恢复正常时,所有的时光茧都已破裂,铜蚕丝变成了透明的网,网里的时光各归其位,却在交界处留下些银色的丝——那是不同时代铜器碰撞出的新纹。共生树的树干上多了圈新的年轮,轮里嵌着所有相遇者的铜器碎片,碎片上的野菊纹连成了条完整的环,像时光给红泥坳戴上的项链。
孩子们发现,现在对着共生树的年轮说话,能听到过去或未来的回应:有个孩子问“西晋的野菊是什么样的”,年轮里传出守坛人的声音,说“和现在的一样香”;有个孩子问“未来的红泥坳还铸铜器吗”,轮里传出百年后自己的笑声,说“铸到星核烧完为止”。
穿工装的老人把自己的铜杖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