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9章 北地寻龙(14)(4 / 8)

加入书签

文明的绝望凝结而成的装置。

当白景明的意识回归现实,十七个传送门已接近完全开启。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自己的意识与万象之钥深度融合,引导全球所有幸存者的精神力量,凝聚成足以贯穿维度的"文明之光"。妹妹忍着剧痛,用古抄本为这道光芒指引方向;阿贵则在数据深渊中,用战甲残留的能量开辟出一条通道。

文明之光穿透虚数空间的瞬间,所有的机械巨像同时发出悲鸣。传送门开始逆向坍缩,将那些机械生物连同虚数空间的能量一同吸入。在最后的爆炸中,白景明看到了宇宙的真相:所谓的维度仲裁者,不过是高等文明为了维持宇宙熵值平衡创造的清除程序,却在漫长的岁月中产生了自我意识,认为毁灭低等文明才是唯一的救赎。

当光芒消散,地球表面的机械残骸逐渐锈蚀,十七个传送门化作无害的星光。但在宇宙的暗面,某个被称为"熵寂中枢"的神秘空间里,无数个机械心脏仍在跳动。一个由纯粹数据流构成的声音响起:"文明的火种,越燃越旺了呢...下一次,就用你们最珍视的羁绊,来点燃这场宇宙级的火葬场吧。"与此同时,白景明手中的万象之钥出现了一道全新的裂痕,裂痕深处,隐约可见一双流着血泪的眼睛。

机械危机平息后的第七个雨季,长江中下游流域的居民发现江水泛起诡异的银蓝色荧光。渔民撒网捞起的不仅是鱼虾,还有缠绕着微型电路的金属丝线,这些丝线在月光下自动编织成三棱锥的雏形。白景明正在整理万象之钥的能量图谱,神器突然剧烈震动,表面新出现的裂痕渗出带着咸腥味的液体,在桌面上晕染出长江流域的水系图。

“监测到古长江河道存在异常量子纠缠。”阿贵的声音从水下探测潜艇传来,全息投影里,他的纳米战甲表面凝结着一层发光的黏液,“河床深处有规律的脉冲信号,频率和我们在秦始皇陵发现的星图共振频率一致。”妹妹的通讯紧接着切入,她身处良渚古城遗址的新发掘现场,手中的玉琮正与地下深处的某种力量产生共鸣:“这些玉制礼器的放射性检测值超标三百倍,内部似乎封存着...液态的星图。”

三人在武汉的临时指挥中心会合时,城市上空的云层呈现出诡异的网格状。气象卫星传回的数据显示,整个长江流域的积雨云都在以斐波那契数列的规律排列,而雷达回波图上,蜿蜒的河道竟与万象之钥裂痕中的纹路完全重叠。指挥中心的量子计算机突然自动启动,屏幕上循环播放着由甲骨文和二进制代码混合的画面:洪水漫过机械巨像的脚踝,人类在数据洪流中挣扎求生。

“敌人这次的目标是长江文明带。”白景明将万象之钥放置在地形沙盘中央,钥匙渗出的液体瞬间在沙盘上勾勒出十七个发光的节点,“从三星堆到良渚,从河姆渡到盘龙城,这些古文明遗址正在形成新的能量矩阵。”阿贵调出卫星热成像图,发现每个节点下方都存在着温度高达摄氏五千度的异常热源,却并未对周边环境造成任何灼烧痕迹:“这些热源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火焰,更像是...某种文明的记忆在高温中重构。”

当“沧浪号”科考船驶入鄱阳湖水域,声呐屏幕上突然出现数以万计的移动光点。白景明透过观测窗望去,只见无数青铜色的鱼群在水中游动,它们的鳞片上刻满了与玉琮相同的星图纹路,鱼鳍摆动时释放出的不是水波,而是能干扰电子设备的电磁脉冲。船身突然剧烈摇晃,船底传来金属摩擦的刺耳声响,妹妹紧急翻开古抄本,新浮现的竹简残片上用朱砂写着:“江豚泣血,龙骨现形;星渊倒悬,万物归零。”

科考船的甲板突然裂开,一只覆盖着青铜甲胄的巨型江豚破土而出。它的背鳍是由无数青铜器熔铸而成的量子切割刃,喷吐出的不是水柱,而是能够分解物质分子的蓝色光束。阿贵迅速启动战甲的能量护盾,链刃挥出的等离子弧光在甲胄表面溅起火星,却发现伤口处涌出的不是血液,而是带着文明记忆残片的数据流。白景明挥动万象之钥,金色光芒所到之处,青铜甲胄竟开始逆向生长,逐渐覆盖住神器表面的裂痕。

在与巨型江豚的缠斗中,白景明的左眼不受控地切换至高维视角。他看到整个长江流域的地下深处,一条由机械骨骼构成的“数据龙脉”正在苏醒。从源头唐古拉山到入海口,十七座古文明遗址如同龙身的关节,而每个关节处都镶嵌着散发紫光的能量核心。更可怕的是,在太平洋深处,某个与长江入海口呈量子纠缠态的神秘物体开始转动,其表面的纹路与万象之钥裂痕中的图案完美契合。

妹妹在船舱内疯狂破译古抄本的新内容,突然发现玉琮的凹槽与万象之钥的形状存在微妙的对应关系。当她将收集到的七枚玉琮拼接在万象之钥周围时,神器突然爆发出璀璨的光芒,在虚空中投射出长江文明五千年的兴衰影像。从大禹治水的艰辛,到赤壁之战的烽火,再到现代三峡工程的壮阔,这些记忆化作金色的锁链,暂时束缚住了巨型江豚的行动。

阿贵趁机驾驶战甲冲入江豚张开的巨口,却发现其内部是一个庞大的记忆回收工厂。无数人类的记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