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0章 阴阳归墟(65)(4 / 6)

加入书签

封锁,理由是「保护宇宙免受未知威胁」。这些冲突的背后,隐隐有概念空洞的黑色触手在搅动。

苏砚将调和器接入圣殿的量子大脑,翡翠色数据流中浮现出令人心惊的画面:在概念空洞边缘,漂浮着数以万计的「文明墓碑」,每个墓碑都刻着某个文明曾经存在的可能性——有的文明本该发明出逆转熵增的科技,有的文明本可建立跨越维度的乌托邦,但这些可能性都被提前扼杀。「有人在收集『未实现的未来』,」她的声音发颤,「就像收集蝴蝶标本一样。」

林晚突然指向星图上的某个坐标,光粒聚成的箭头在剧烈颤抖:「在那里!我看到了...概念空洞的『嘴』,它正在吞噬一个刚进入星际时代的文明。他们的『可能性』被剥离时,整个星系的恒星都变成了问号。」她的终焉之瞳开始渗出血色光粒,因为强行观测超越理解的存在,她的意识正在被概念碎片割裂。

陈默将十二件秩序圣物排列成超维几何阵型,圣物矩阵释放的光芒却在触及概念空洞的瞬间,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噪音。「常规力量无效,」他的神经接口传来撕裂般的疼痛,紫色纹路已经蔓延至心脏,「我们需要找到对抗概念的『元概念』——比『存在』更基础,比『逻辑』更本质的东西。」

就在此时,星舰的量子通讯接入一段来自维度夹缝的信号。画面中是一个由光与影构成的模糊身影,它的形态每秒都在经历数十亿次的自我否定:「守护者们,你们面对的是『熵零编织者』,它在熵零之境苏醒,企图用『绝对不可能』重写宇宙。唯一的希望,是找到文明诞生之初的『原初悖论』——当第一个智慧生命意识到『我思故我在』时,产生的矛盾与挣扎。」

苏砚的调和器突然解析出关键数据:「在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某个频段,隐藏着所有文明意识的原始共振!那是跨越时空的『我』与『非我』的碰撞!」她的手指在操作台疯狂敲击,银色流体凝结成巨大的双螺旋结构,「但我们需要一个载体,能承载这种超越物理的概念能量。」

陈默看向手中的圣物矩阵,十二件秩序圣物突然同时迸发强光,在空中勾勒出人类文明在地球上第一次仰望星空的画面。他恍然大悟:「是好奇心!当第一个原始人抬头问『那是什么』时,就诞生了对抗熵零的终极力量——对『未知』的渴望,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元概念!」

星舰调转方向,冲向概念空洞的核心。陈默将圣物矩阵与全宇宙文明的好奇心连接,机械生命对新科技的探索欲、灵能信徒对更高维度信仰的追寻、观测者遗族对宇宙真相的执着...这些情绪汇聚成金色的洪流。当洪流触及熵零编织者,这个超越理解的存在第一次出现了动摇。

在概念层面的战场上,陈默等人遭遇了更诡异的攻击。熵零编织者将「失败」「绝望」「无意义」等概念具现化,化作黑色巨蟒缠绕星舰。但每次当巨蟒即将绞碎希望时,某个文明孩童对星空的幻想、某个科学家在实验室的坚持、某个艺术家对美的追求,都会化作利剑斩断巨蟒。

最终决战时刻,陈默将圣物矩阵的力量推向极限,十二道光芒组成了一个不断自我矛盾又重生的「无限问号」。当问号刺入熵零编织者的核心,整个概念空洞开始崩塌。在崩塌的瞬间,陈默看到了无数被拯救的可能性——那些本该夭折的文明重新绽放,那些被扼杀的未来开始生长。

危机过后,宇宙并未回归平静。熵零编织者留下的影响仍在发酵,部分文明开始恐惧「可能性」本身,提议建立「绝对稳定」的秩序;另一部分则陷入对未知的盲目崇拜,疯狂探索危险领域。陈默、苏砚和林晚意识到,他们守护的不仅是宇宙的物理存在,更是文明面对未知的勇气与智慧。

多元圣殿再次改造,塔顶竖起一座永不熄灭的「疑问之火」。火焰由所有文明的好奇心凝聚而成,它的光芒照亮的不仅是星空,更是每个智慧生命心中对未知的渴望。而星舰的量子引擎再次启动,这一次,他们的目的地不再是某个具体的坐标,而是所有可能性的边界——因为在那里,永远存在着下一个需要被守护的「为什么」。

文明的新征程

当“疑问之火”在多元圣殿顶端熊熊燃烧,照亮宇宙的未知角落时,陈默、苏砚和林晚并未迎来真正的安宁。星舰的量子通讯系统突然接收到一段来自宇宙边缘的神秘信号,这段信号以一种超越常规编码的方式存在,既像是古老文明的图腾,又像是未来科技的数据流。苏砚的调和器残骸疯狂运转,试图解析信号内容,翡翠色的光芒在操作台上疯狂闪烁,仪器表面的万象重构矩阵近乎崩溃,不断吐出杂乱无章的符号。

“这信号...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宇宙通讯协议。”苏砚的声音中充满了困惑与不安,“它的频率在多个维度同时震荡,就好像...是从时间的缝隙中挤过来的。”

林晚的光粒在舱室内不安地跳动,终焉之瞳的螺旋纹路深处,浮现出一个由破碎的沙漏和扭曲的齿轮构成的神秘图腾——“时缝之眼”。她的虚影微微颤抖,眼神中透露出恐惧与警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