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三分悲凉,三分回忆,三分落寞,一(2 / 7)
/p>
东来骂到一半,接到了顾启元的洞天传音,当然,牛魔妖神也接到了。
“呵,王玉楼想要借那三个敌对势力的探子培植自己於仙盟內的影响力,很有想法,他对於混乱时代还是很期待的。”
牛魔仙尊点评道,王玉楼的小心思在这些老妖孽眼里就是明牌,完全没有遮掩的空间。
甚至,王玉楼的决策习惯、博弈策略都是被人细细研究的。
很多时候,一件事发生了,王玉楼还没做什么,其他局中人已经估算起了他的参与和干涉可能对事態变量的影响。
你说这是坏事吧,也不完全对。
因为靠著人设上的优势,小王也確实没少吃,相比於他的修为与资歷,王玉楼已经算是吃的油光满面了。
莽象当初借势成道对王玉楼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借势这种东西,小王师承莽象,修习的还不错。
“有点意思啊,估计是王玉楼写完,让顾启元代发的,哈,你看这句。
『莽象的失败,在於他过多的渴求反噬了自身,就像压力可以对外和对內同时作用一样。
为了登上更高的层次,他太草率的下注,以至於自己的基本盘和自身產生了撕裂性。
在这种危险的局面发生后,莽象没有收手,反而更加的孤注一掷,甚至算的上酷烈。
这也为其得证金丹后对外影响力的无力奠定了基础。
急於求成不是问题,但不懂及时收手才是真正的问题。
此外,另一个因素在於,因为道果的珍重,造成了莽象得道前的决绝与得道后的龟缩的两极化反差。
莽象被重大的利益影响了决策的质量,得道后,为了巩固实力与把握修为的快速增长期,在激烈的博弈中主动放弃了关键的机会。
以至於.』”
王玉楼对於莽象的失败看的很清楚,老莽单纯就是被得道前后的心態变化给坑了。
得道前孤注一掷,甚至不惜杀了悬篆和旦日。
得道后又迅速变龟,推王玉楼上前,自己放弃了在激烈博弈中更积极进取的態度。
这个过程本身没有那么大的问题,但王玉楼太懂积极进取了,反而在后来的变化之中,一步步夺了莽象的变法主导权位置,甚至占据了莽象的生態位。
“王玉楼这小子,写这个还自吹自擂,哈哈哈,当然,可能也是在向我们传达他的价值。”
牛魔妖神接过了东来的话,继续念道。
“『以至於当莽象意识到自己的位置可能被王玉楼替代后,他想再阻止,已经来不及了。
群仙台上几次关於变法的议论,已经一步步把王玉楼视作了变法推进的核心人物。
修为和实力很重要,但对於未曾达到顶级金丹层次的修者而言,修为和实力本身又是个偽命题——再强都不可能强过顶级金丹。
莽象弱,所以他好用,但王玉楼更弱,且同样被事实证明过可以用。
那相对强一些的莽象,就不好用了,这里还牵扯到莽象主动帮王玉楼爭夺开紫府之机的问题。
即,莽象当时到底是主动帮王玉楼,还是恨极了王玉楼,所以才要把他架在变法的火坑上往死里烤
很难说,但事实是,而今的仙盟变法执行人王玉楼主动接住了莽象给他创造的机会,以不到一百岁的年龄成就了紫府。
从已经发生的事实角度看,王玉楼似乎是为了感念莽象的恩情,所以在开紫府后主动退避,把变法主导者的位置让给了莽象。
然后,就是虓虎叛仙盟,莽象成半拉。
其中的阴谋,一定不是围绕王玉楼展开的,而是来自於更不可知的高层,来自於湖州或者梧南州,乃至於灭仙域。
比如,灭仙域主动进攻仙盟,这个决策是什么时候做出来的』”
读到王玉楼提出的这一问题时,从东来牛魔两师兄弟,到青蕊,到苍山,再到虓虎,全都陷入了沉默。
东来和牛魔沉默的点在於,小王从內核的稳定性和对修仙界博弈的水平上看,已经有了仙尊的样子。
青蕊沉默的点在於,她想到过这一问题,但没有深入的去深究,因为她做决策时要面对的信息太多太多了。
决策的可参考信息太多不一定是好事,因为必然会有关键的信息被遗漏或者说不重视。
苍山的沉默在於,他终於对王玉楼起了真正的招揽之心,仙尊的行为和实践方式接近於绝对理性,但不可能真正做到绝对理性,找一个好帮手成为自己的臂助,不是什么离谱的决策——招揽人手这件事本身,在苍山近五万年的修行中,发生过很多次。
可以说,看完这段话后面跟著的那一段话后,苍山已经成为了大天地第一个真正打算招揽王玉楼的存在,而原因,仅仅是因为王玉楼提出了一个猜想。
虓虎也沉默,则是因为他没想到五十三缕洞天之精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