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二章 邀约大内阁讨论 投资沿海圈收益更高(1 / 2)

加入书签

“欢迎大乾人皇!!”

罗林听到这个声音。

一阵无奈。

这都指名道姓了。

那不现身怕是过不去了。

“朕便是。”罗林淡淡说道,随即身影显露。

那边,数道拥有强大气息的身影也同时出现,既然敢于出现,那看来就并非是什么宵小之辈。

尤其是,罗林还看见了一位身着华丽的王者衣服,气质非凡的家伙。

那位莫非是……?

“本王便是波斯的王,卡瓦德。”

卡瓦德满面笑容。

在释放善意的同时,也维持着他自己的威严,以免被这位大乾皇帝所看不起!

此后,自然是卡瓦德皇帝盛情邀约罗林,一同前往帝都就餐了。

…………

大乾帝国。

此时的大内阁。

自然不知道波斯帝国所发生的事情。

但之后波斯帝国常驻在这边的使节应该会传达相关的消息吧。

这个时候,大内阁里倒是没有再讨论欧阳家的事情。

罗轼看不上欧阳家,认为那是个软柿子。

而宰相队伍里,实际上中立派占据了相当一部分。

这其实算是大内阁执政的初期阶段,这种时期的产物,站队现象并不会特别明显。

为公无私的宰相,并不在少数。

故而。

此时大内阁所正在讨论的事情则是一些别的事情。

“我不得不提醒诸位同僚,我们在西域,北草原,这些边荒之地,我们在这些地方的投入太多了,远超了税收。”

随着独孤信作为自边疆回来的陛下信臣,提出了一系列利好边远地区的改革谏言后。

大内阁的工作重心不可避免的有很大一部分倾向于边疆。M..

包括说边疆送土地了,也包括说工作待遇的提升。

宰相们发现了一个令人皱眉的事实。

就目前的估算来看。

投入和支出不成正比。

作为大乾的财源,依然是沿海圈,包括说中间地区。

太子罗轼也正在围观。

其实他更加倾向于支持独孤信。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罗轼认为,边荒地区到底是要开发的。

虽然目前达到发展瓶颈的地区只有一个江南地区,其余的沿海地区依然有相当的开发潜力。

哪怕沿海圈都达到了极限,也还有中间地区。

最后才是边荒地区。

按理来说。

完全可以有这么一个顺序,先沿海,然后中间,再西域北草原。

甚至于,开发完中间后,还可以先把重心放在南方新大陆上。

但罗轼认为,边荒地区的开发不能等。

可以不是重中之重,最优先的,但必须得关注起来。

继而持续的开发。

将遗产留给未来的大乾君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不外如是。

然而,罗轼并未公开的去支持独孤信。

他沉默不言。

让独孤信自己去回答。

他不希望以自己的权威去压制其余的发言者。

如果作为皇帝,去在大臣的身上强加自己的观点,而不允许他们自由的发言。

那就是违背了大内阁创建的初衷,集体智慧无法被发挥出来。

结果不是沉默地反抗,就是盲目地遵循。

每种结果都不利于集体智慧的发挥。

不允许他人的思考和创造,也只会让创新停滞,阻碍大内阁的良好运作。

说到底。

在最终决策后,去执行的人并非是皇帝,而是这些臣子。

上头一句话,下面跑断腿。

说得正是这种情况。

而最终下面会得出怎样的实践结果,并非是皇帝可控的。

此时。

独孤信开口道:“边荒地区的开发刻不容缓,如果我们不做,那么就只能留给后人去做。”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道理,诸位想必不是不懂。”

“当然,我也能够理解各位,无非是认为将投入到边荒地区的资金放入到沿海地区,得到的回报是更多的。”

“然而请各位思考,如果放着边荒地区不管,那边的百姓得不到我们的关注,那么人口和财富的转移将非常严重。”

“留不住人,留不住钱。”

“没有人愿意安家,没有公司愿意常驻。”

“那么,边荒地区会更加的穷,以后比如今更穷。”

“现在边荒地区靠着大基建的运河、公路,来硬拉发展水平。”

“当轻松的工作做完后,到时候边荒地区的发展将一蹶不振。”

“好不容易得来的发展也会快速的损失掉……”

独孤信说的话很有意思。

他没有过多的去描述“开发边荒地区得到的好处”。

他很清楚,集中、专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