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飞白体(2 / 3)

加入书签

,这小婢女过去的名字显然没有必要也不愿再提及。

    说起来,光武帝刘秀认为“天地之性人为贵”,三次下诏禁止杀、伤和虐待奴婢,以保护奴婢的生命。

    可惜,如今的朝廷就连百姓温饱都顾不上,更别说在乎家奴死活与否了。

    羊耽虽不会将人视为物品那般,但如今既无力改变这一现状,也明白这小婢女需要一些善意,便开口问道。

    “既然你没有名字,那给你取个名字如何?”

    这一次,这婢女似是终于感受到了羊耽的好意,眼眸都似是亮了亮,点了点头。

    旋即,羊耽上下打量了一下,看着她那纤细又不失饱满的身形,脑海里却不禁蹦出了曹操说过的一句话,道。

    “那就叫蓓蕾,如何?”

    “谢公子。”

    这时,羊耽看着柳眉弯弯的蓓蕾,这才发现她笑起来倒挺有感染力的。

    “帮我去找些笔墨纸砚……”

    羊耽的声音一顿,这才想起这个时期的蔡伦纸还没有改进,不仅价格昂贵,质量还相当一般,所以记载文字主要还是以竹简为主。

    “纸就不用了,取些笔墨来。”

    很快,蓓蕾就取了过来,并且主动地为羊耽磨墨。

    而羊耽拿着毛笔走到墙边,稍加思索后,以着这原身所掌握的“飞白体”书写了起来。

    飞白体乃是当世大家蔡邕所创书法笔法。

    因笔画中夹杂枯丝露白而得名,既可如流星飞瀑般疾驰,也可似秀发细线般延展,又兼具苍劲浑朴之风,多用于草书与行书。

    而泰山羊氏与蔡邕的关系,可谓是异常的紧密。

    在蔡邕避祸而远走吴会之地期间,往来依靠的基本都是泰山羊氏,就连蔡邕的次女蔡贞姬,也是嫁给了羊耽的二哥羊衜为继妻。

    因此,泰山羊氏子弟所学书法基本都是飞白体,且蔡邕还时时亲自指点羊氏子弟书法。

    回想起蔡邕所教飞白体的要旨,在墙上练字的羊耽渐入佳境。

    笔锋一时似流星划过苍穹,一时如快艇急驰水面,一时或悬崖瀑布飞纵,一时又像织布细线伸展……

    ‘好字。’

    捧着砚台跟在羊耽身旁的蓓蕾,看着墙上所留笔墨,不禁生出佩服之情。

    曾经还是位官小姐的时候,蓓蕾就异常喜爱书法,也曾用过苦工,练得了一手好字。

    这飞白体,蓓蕾自然也是有所研究。

    只是与羊耽相比,蓓蕾自问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若说蓓蕾对飞白体称得上是初窥门径,那么羊耽赫然已得了三分真意,称得上是书法大家了。

    羊耽并没有注意到身旁这朵小蓓蕾的心思,而是专注于手中之笔。

    来自“良师益友”的能力上扬,再兼之这段时间来武力的提升,这无疑也让羊耽的身体素质产生了明显变化。

    这使得羊耽再度练习起“飞白体”,这一手字很快就超过了原身的水平,甚至在点点滴滴回忆起蔡邕的教导下,渐渐具了三分神韵。

    以一句“犹夫雾谷卷舒,烟空照灼,长剑耿介而倚天,劲矢超腾而无地”而赞,也不为之过。

    骤然,陷入回忆之中的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