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如此猖狂必有依仗(1 / 2)

加入书签

“好个狂僧!”

“他竟真敢接下?还自认当得起?”

“以佛经为酬,这了因竟坦然受之,简直……”

人声浮动,惊诧、质疑、钦佩兼而有之,如潮水般涌动。

大无相寺阵营中,一位佛子忍不住冷哼:“狂妄!

区区中寺弟子,纵有天赋,也未免太不知天高地厚。”

旁侧几位佛子纷纷颔附和。

佛子上方,那位时不时闭目养神的龙树院座,此刻也缓缓睁开了眼,目光落在了因身上,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蹙起,似乎也觉得此举有些孟浪。

就在此时,空言座冷哼一声。

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周围的嘈杂,传入在场每一位大无相寺僧众耳中。

“哼,了因虽是中寺弟子,但已得《大般若经》其中三昧。”

他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莫说是你们,便是本座也自愧不如。

他若当不起,这场上还有几人当得起?尔等安心听着便是!”

此言一出,大无相寺阵营内顿时鸦雀无声。

那位出言的佛子面露愕然,随即低头不语。

龙树院空目座,目光转向空言,深深看了他一眼,随即再次缓缓阖上眼帘。

连大无相寺的证道院座都如此说了,高台之上,来自各门各派的高手们顿时对了因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

一道道或探究、或好奇、或审视的目光,纷纷投向那即将跟随静心离去的身影之上,仿佛要重新称量这位年轻恣意的和尚——究竟藏有几分斤两。

了因对身后的波澜恍若未觉,或者说,浑不在意。

他朝着静心微微一笑,做了个请的手势。

静心依旧是那副冰雕雪塑的模样,只微微颔,便转身引路。

她步履轻盈,点尘不惊,周身那股生人勿近的寒意却自然开道,让前方人群不由自主地分开一条道路。

了因紧随其后,坦然承受着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目光,嘴角那抹恣意的笑容未曾消减,反而更添几分兴味。

只是就在这时,他鼻子微微一抽,目光不由放到前方那高挑的身影上。

‘有意思!

穿静念庵的驻地位于法会场地相对清静的一隅。

越往里走,人声渐远,气氛也愈肃穆宁静。

了因一眼便看见端坐于众师太正中的那位老尼——

她面容清癯,布尽风霜,一双眼却不显浑浊,反而沉淀着岁月洗练后的澄明与洞彻。

灰色纳衣朴素无华,却掩不住那股渊渟岳峙、稳如磐石的气度。

然而最令了因瞩目的,却不是她深不可测的修为,

而是她身侧倚着的一物——

那是一柄乌沉沉的禅杖。

杖身粗重,似由玄铁所铸,隐见经文密刻,肃穆凝重。

它立地近乎半人高,浑厚刚硬、气势压人,

与寻常尼师所用清雅禅杖迥然不同,倒更像一件沙场重兵。

了因眼角轻轻一跳,心头蓦地冒出一个念头:

了因眼皮微微一跳,心里顿时冒出个古怪念头:“这禅杖……看着不像礼佛之用,倒更像是冲锋陷阵的兵器。

这位老师太练的不会是七十二绝技中的‘疯魔杖法’吧?舞动起来岂非地动山摇?静念庵中竟有如此人物?”

他这边正暗自胡思乱想,脚步却未停,已然随着静心来到了老尼身前三步之处。

了因迅收敛了心神,将那些杂念抛开。

他整了整神色,双手合十,依足礼数,躬身行礼,声音清朗而恭敬:

“小僧了因,拜见师太。”

那老尼——玄意师太,自了因近前时便静静看他。

她细看他眉目疏朗、鼻梁高挺、唇线分明,虽具佛门弟子之相,却另有一份然气度。

老尼那严肃的脸上,线条不知不觉间柔和了些许,眼底深处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

她活了多少岁月,见过多少人,眼前这年轻和尚,皮相骨相皆是上佳,更重要的是那股灵台清明、自信从容的气度,绝非虚浮之辈所能拥有。

“这南荒大无相寺……”

她心中暗叹一声,随即缓缓开口,声音苍老却并不沙哑,反而有一种温和的力量。

“小师傅不必多礼。

老尼玄意,乃静念庵长老。

此次冒昧相请,乃是听闻小师傅于《大般若经》造诣非凡特请小师傅前来,为我庵中弟子讲经一番。”

了因闻言,却是微微一笑,非但没有如众人预料般谦逊推辞,反而坦然颔,声音清朗,透着不容置疑的自信:“这个自然。”

此言一出,如同水滴落入滚油,瞬间在静念庵弟子乃至周围各派人群中中炸开了锅。

“狂妄!”

一名静念庵的年轻弟子忍不住低叱出声,她面容秀美,此刻却因愠怒而染上薄红:“这小和尚年纪轻轻,口气倒是不小!

长老请他讲经是看重,他竟连半分谦逊也不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