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章 明显的分歧;遮天的巨手(1 / 2)
上辈子
“你如此笃定,可是和那李非私下有什么勾连!?”
鱼朝恩听韦坚说完,丝毫不顾及坐在身后龙椅上的代宗李豫,直接提高嗓门问道。
韦坚依然不疾不徐的回答道:
“李非当初去剑南,一是害怕为私自将火器传入吐蕃而担责,剑南若是被吐蕃拿下,遭天下人唾骂,所以去是为了保住剑南不失,二就是他必然提前知道了太上皇将要举兵逼宫,所以顺便探听一下虚实。吐蕃入侵和当初太上皇退位皆是和他有关,陛下可以下旨,告知李非若是不从,则昭告天下,如今这纷乱的时局都是由他而起,他李非通神,肯定早就知道结局,如今却袖手旁观,居心叵测。”
韦坚这番上奏,根本就没有接鱼朝恩的话茬,而是直接向代宗说明了李非一定会出兵的原因,鱼朝恩碰了一个软钉子,却又无法发作,只得冷哼了一声,狠狠的盯着韦坚。
代宗听完好像抓到了救命稻草,立即对韦坚说道:
“那我这就依爱卿之言,立刻拟旨,快马送往灵州。”
两日之后,杜怀安那里便接到了圣旨,杜怀安不敢怠慢,连忙拿着圣旨跑到了治所,交给了李非过目。李非看完却没有任何表示,杜怀安一旁小心的轻言问道:
“陛下让大人出兵,大人当做如何决断?”
“无他,只是长安没了办法,只能求助到咱们这里了,你就代我回信,就说这边吐蕃大兵压境,实在分身乏术,待平定吐蕃之乱后,李非定会出手相助。”
“可我听说,太上皇的大军已经抵达了梁州,若真的二龙相争,会不会......”
“那比起吐蕃的外族入侵,孰轻孰重?”
“那是自然,那是自然。”杜怀安讨了个没趣,赶紧退下了。
李非知道长安一定会降旨求助,只不过这个求助的方式倒是类似于要挟,不得不说,这个要挟刚好戳在了李非的心窝上,反倒让他有些为难,一时有些踌躇不定。
代宗的这两个理由都不是空穴来风,确实是李非当初决定去剑南的原因,如果代宗真按圣旨所述的内容昭告天下,李非百口莫辩。
如何处置当下的局面成了一个难题,当夜李非反复思量不得要领,夜半时分这才沉沉睡去。
梦境突然打开了,毫无征兆。
也可以说这个梦境来的恰逢其时,两个人见面没有客套,李非直接将自己面临的处境说了出来,然后问神明道:
“你能不能告诉我后面会发生什么?太上皇有没有夺回皇位?”
神明的脸色显得有些为难,顿了一下才回答道:
“说实话,我不知道,不过,我觉得这跟你如何选择有直接关系,现在很多后续的史料都是无法证实的,我想你也知道为什么。太多的东西出现了变动,并且,这段时间关于唐朝的记载极为纷乱,我来之前虽然做了准备,但没有头绪。”
“我怎么会知道为什么?我又不是你。”李非反问道。
“我估计跟这段时间朝局的纷乱有关系,宫内原本的那些史官都流落到了民间,皇宫里原本修史的那些人现在各自为战,全凭个人发挥,得到的消息也多是民间口口相传的内容,所以,很乱。”
李非已经很久未在长安,他不清楚具体的情况,这件事原本都是由韦坚负责,那倒是真有可能是他刻意为之。
“或许是韦坚在对你用一些障眼法。”李非想了想说道。
“我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不过,我这次来有个主要目的,是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你尽管说。”
“是不是屈海一直在给灵州图纸配方什么的。”
“对,这次尤其多,很多东西都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之物,对于灵州来说,无异于天官赐福。还有很多火枪火炮的改进图样。”
“你能不能从此之后,不再造这些枪炮了?我想那些玻璃在你们这个时代也是稀罕东西,赚钱应该是够得。”
神明的这番话显得无端且有点可笑,让李非不明就里,于是问道:
“为何?有了这些东西傍身,你我不就不用担心身后之事了吗?”
“我知道这么说你很难理解,就是...这些东西传播的越广,对后世越不利,人都有贪念,不管是权势还是金钱,有了枪炮在手,谁都可能成为下一个乱源,此前的乱世跟这种乱比起来,也许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这是灵州的立身之本啊,没了这些东西,群狼环伺之下,我还如何能在大唐立足?好不容易才建立的火器营,这都是我的心血,你先前不是说想让我撑起大唐的长治久安,如今好不容易有了点眉目,却反而劝我收手?”
“唉,原因很复杂,因为牵扯时间太久,梦境里面不能说,你如果相信我的话,以后你最好只自用,绝对不能传播出去,现在也许还不晚。”
神明长叹了一口气,脸上带着些许的失望。
++++++++++++++++
下辈子
李非为了准备这次入梦,此前翻阅了大量这个时期的唐朝史料,简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