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3章 天长地久有时尽18(1 / 2)

加入书签

宁墨想起先前左先芝还在烦恼,对象抱怨自己工作太忙,陪伴他的时间太少。

听到宁墨的询问,左先芝点点头,说道:

“嗯,解决好了。

他说得有道理,我们长谈了好几次,最终商量了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秦霜还有些一头雾水,不知道宁墨和左先芝说的是什么“问题”

,但也没作声,听左先芝继续说道:

“我俩商量好了,结婚之后,我和主任申请一下,以后少出野外的项目;多在办公室里做些整理材料、写写文章的工作。”

左先芝无意识地将辫尾的头卷在手指头上,一边畅想一边说道:

“他之前也是为了我好,觉得总出野外的项目不安全尤其是结了婚之后,哪儿还能两口子天天见不着面呢”

听到这,秦霜也意识到两人说的“问题”

是什么问题了。

但左先芝的想法也无可指摘,因此她也没过多评论,只是说道:

“是啊,总出野外任务,确实是聚少离多。”

宁墨也笑了笑,说道:

“目前看来,这确实是个折中的办法了。

既没有放弃自己的工作,也能照顾到家庭。”

从某种意义上说,左先芝和原主当初做的选择差不多,其实这也是当时的女同志普遍面临的一种抉择——

社会不会要求男人平衡家庭和事业,却自动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女性。

像韩主任、曾强这样的男同志,做了半辈子的野外调查和研究,也很难听到家里的怨言。

可若是一位女性面临同等的处境,若想在事业上做出一番成绩,那对她的评价就会变成“愧对家人,不是一个好妈妈、好妻子”

可若是投身家庭,她的一生又只会变成男人波澜壮阔的人生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注脚。

能够在成家生儿育女之后,还兼顾到事业,都算这群女同志们精力充沛且刚强忍耐了。

左先芝也重重点了点头,脸上扬起一抹温柔而甜蜜的笑意,说道:

“我们已经打了政治审查的申请了,等审查结束,就是找单位开介绍信,去领结婚证了。”

秦霜免不了又是一阵起哄——

“好啊小左,你这是弯道车!

竟然闷声干了这么件大事!”

几人在宿舍里笑闹一阵,也很快熄了油灯,上床睡觉了。

857等了又等,见宁墨也没主动给它留言,心里一阵酸溜溜的感觉。

本来还想和大佬介绍介绍它最近认识的朋友,既然大佬这么不关心,自己就不说了,哼!

等她自己现去吧!

宁墨还没意识到——闷声干大事的不止左先芝一人。

她倒是有些纳闷857最近怎么不活跃了,但想到857到了大城市,要应付的审查和程序更多,也不想让857分心而导致露馅,因此这才没怎么主动联络它。

接下来的日子,宁墨的日子过的紧张而充实——

根据典籍查找和走访定位,宁墨下乡调研的时候现了两个古建筑,不过都是比较小规模的木制房屋。

测绘和记录用时还算短的。

她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和秦霜几人将这两座建筑的情况梳理归档,同时还高效地给韩文清又报了两篇文章。

这次的文章,一篇名为《古建筑在当今社会的战略价值及经济意义》,宁墨结合当今的需要,切合实际地提出了一些如何将古建筑融入到社会生产过程中,乃至让它们创造出新的价值。

另一篇则是关于古建筑的保护对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意义。

古建筑虽然大多是封建主义的产物,但一些建筑具有鲜明的历史厚重感,里面的摆设和庭院甚至能展成教育基地,让大家切身感受封建社会对人的荼毒等等

写这两篇文章,宁墨一是想让上面根据实际需要,留下一部分古建筑和文物作为经济的“引子”

;另一方面,也是在努力摆脱他们所和“四旧”

之间深切的联系。

当然,文物保护也是重中之重,不过关于这一点,宁墨这个“外行”

也不能说太多,只能隐晦地给韩主任和所长提了不少建议。

等宁墨结束了这两场田野调查回到单位,已经是半个月之后了——

刚走到单位的大门口,宁墨便看见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上身一身粗布白衬衫,下身黑灰色裤子——

那人在门口张望了一下,这会儿是下午下班的点,同事们不是去食堂,就是下班回家了,正是人多的时候。

看到他的身影,宁墨便认出来了,这人是原茂平!

等同事们都走得差不多了,宁墨才走上前去,问道:

“原同志,你怎么在这里?是在等王大姐吗?”

原茂平乍然听到身后有人叫他,还没有反应过来,耳中便听到了宁墨的声音,下意识地转过身来——

他似乎是下了班从单位跑过来的,头有些散乱,额头上不知是跑得还是晒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