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云关易主(1 / 2)

加入书签

“好儿……”方令舟浑身一震,金刀险些脱手。

他猛地想起邺邱的方好,想起那封密信上“方好与方成被擒”的字迹,弃显州、搏生死,不就是为了保住兵力,日后能杀回邺邱救女儿吗?

可眼下六万大军已折损近半,若再死战下去,兵力耗尽,就算守住抬云关,又拿什么去救方好?

方令舟喉间的腥甜再也压不住,一口鲜血喷在雪地上,瞬间洇开一片暗红,又被寒风冻成硬痂。

他踉跄着扶住马颈,玄色披风滑落肩头,露出那道深可见骨的伤口,皮肉翻卷,血珠凝在甲胄缝隙里,早已冻成暗红冰粒。

“将军,我们得赶紧走,再晚就来不及了!”荀羡连忙扶住摇摇欲坠的方令舟,急道,“敌军夺关之志坚如磐石,却也是强弩之末,可令孙冈领关城守军断后,他们定不会追击。”

方令舟抬头,扫视战场,只见义军的攻势也渐渐缓了下来,不少将士冻得倒在雪地里,再也起不来,原本近五万的兵力,此刻能站着的,怕是也已不到两万了。

然而,同样是疲军,但局势仍然是敌军占据上风,方令舟快速权衡着,最后,还是不甘的下达命令:“命朱朝贵协助孙冈,阻敌半个时辰,务必……务必为大军撤退赢得时间!”

荀羡心头一喜,当即拱手应是,唤来一众亲兵,护着方令舟向关南而去。

不多时,铜钲号角齐鸣,方令舟大军瞬间变成了一股泄了潮的海水,轰的一下涌向南关,陈永芳、沈伯毅等文士组织将士,而朱朝贵则逆向而行,已经杀到孙冈身边,将其从贺羽手中救了出来。

贺羽见方军要撤,提刀就要追,却被一只手稳稳按住肩头。

他回头,见是赫连良平,不由攥得锯齿刀咯咯作响,急道:“公子,方令舟已是丧家之犬,何不乘胜追击,一举歼之?”

“穷寇莫追。”赫连良平缓缓摇头,目光扫过战场。

义军士兵哪还有力气再战,放眼望去,不是拄着长槊喘气,就是坐在雪地里揉着冻僵的手指,还有的正弯腰扶起受伤的同伴,甲胄上的冰碴随着动作簌簌掉落。

“我军伏于冻土多日,将士们早已疲困,且抬云关已入我手,此乃北豫咽喉,守住此处,比追杀方令舟更重要。”

“公子所言极是。”林如英不知何时已经出现在赫连良平身后,谢家兄弟、贺观等将领也全都聚集在一侧。

赫连良平没有回头,看着「凤翥军」副将胡秋元,率领将士全部涌入关城,快速占据各个要处,淡淡道:“方令舟虽撤,却仍有可战之力,我军若追击,极有可能引起其背水一战,反倒得不偿失。”

“当务之急,是清理战场、固防关隘。”林如英附和道,“关城内粮草军械尚需清点,伤员也需救治,若此时分兵,恐生乱局。”

赫连良平颔首,抬手将长剑归鞘,剑身在鞘口蹭出一声轻响:“传令下去,其一,贺羽守南门,贺观巡视关城,各带一营将士轮值,加固鹿角、修补壕沟,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

“其二,着谢明端率部清理战场,伤兵尽数抬至关内医帐,命医者全力救治,不得有误,收拢阵亡将士遗体,分出敌我,妥善处置;”

“其三,谢明微清点关城内粮草、军械,造册报来,一应俘虏暂且收监,日后再做定夺。”

“是!”众将齐声应诺,转身各自领命而去。

北风还在呜咽,关隘内外很快响起忙碌的声响。

谢明端带着士兵们穿梭在尸堆之间,用长矛小心翼翼地挑开叠压的尸体,辨认着义军的服饰。

若是己方将士,便用粗布裹住遗体,抬往关城西郊的空地;若是方军尸体,则集中拖至远处焚烧,以防疫病。

雪地里的血渍融化又冻结,踩上去咯吱作响,不少士兵的靴子都被暗红的冰水浸透,却没人抱怨,只是默默地加快动作。

医帐内,篝火燃得正旺,驱散了些许寒意。

医者们围着伤员忙碌,或用烈酒清洗伤口,或用针线缝合皮肉,熬好的汤药一碗碗递过去。

角落里,一个年轻士兵腿上中了一箭,箭簇深入骨血,他咬着木棍,额上满是冷汗,却硬是没哼一声,直到医者拔出箭簇,他才浑身一软,昏了过去。

旁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将一块温热的麦饼塞进他手里:“小子,好样的,等你醒了,咱再喝碗热汤。”

同样的景象,在关城内各处不断上演。

一应防务以及战后事宜,有条不紊地完备着,直到天近黄昏,仍在继续。

天边最后一抹余晖逐渐消散,关城议事厅内,赫连良平的信也已写完。

他盖印装好,唤来斥候营郎官贺端,将信递了过去:“连夜出关,速往邺邱面见主公,告诉他,抬云关已克,北豫通路已开,方令舟领残部南遁,邺邱之危暂解,让他放宽心!”

贺端接过信,塞入怀里,抱了抱拳,转身便走。

赫连良平又不放心的嘱咐一句:“切记,路上小心,若遇风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