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回 上者钟乳利如牙,下者灵器乱生尘(2 / 3)

加入书签

,一边凝神观察着前方四位修士。

飞在最前方的萧流婉与杨以柳堪称一道靓丽的风景。两位女修身着绣金缀玉的华美法衣,颈间佩戴的璎珞以灵玉和宝珠串成,随着飞行发出清脆的碰撞声。腰间悬挂的五色绣花香囊散发着淡淡异香,仿佛此番不是去凶险之地探险,而是去赴宴。

两名女修并肩飞行,衣袂飘飘,时不时交头接耳,发出银铃般的轻笑,宛如姐妹出游般悠闲自在,全然不将此次冒险放在心上。

元明则穿着紧绷的圆领袍,腰带勒得几乎要嵌入肥肉之中,在不远处不紧不慢地跟着两女。他那圆滚滚的身形在飞行时显得有些笨拙,但一双小眼睛却异常灵活,时不时往两位女修曼妙的身姿上瞟去,嘴角总是挂着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肥厚的手掌不时搓动着,不知在盘算些什么。

而与这三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沈乐康。他身披一袭玄色鹤氅,衣袂在风中猎猎作响,始终保持着一个谨慎的距离飞行。他的目光锐利如鹰,不断扫视着下方绵延的山林,右手始终按在腰间剑柄上,身形始终保持着一个随时可以出手的姿势,俨然一副经验老道的模样。

八十余里山路对凡人而言或许要跋涉数日,但对炼气修士来说,即便保持着不紧不慢的速度飞行,也不过个把时辰的工夫。一路上青山绿水在脚下掠过,偶有飞鸟惊起,却并无什么异常情况。

“诸位道友请看,前方那座云雾缭绕的苍翠山峰,便是古修士洞府所在之处。“引路修士突然开口,随即撤去遁光,率先落入下方茂密的丛林之中。

众人紧随其后,降落在一片隐秘的山谷中。只见这里古木参天,粗壮的藤蔓如蟒蛇般缠绕在树干之间,一处被茂密杂草和藤蔓掩盖的洞口若隐若现,若不仔细寻找,极易错过。

“没想到这荒山野岭中竟藏着如此宝地!“元明赞叹道,眼睛却打量着四周环境,似乎在评估着什么。

“确实隐秘,“引路修士点头应道,目光闪烁,“掌柜的也是机缘巧合才发现的,据说是在追击一灵兽时偶然闯入此地。“

杨以柳蹙着秀眉,用一方丝帕轻掩口鼻,嫌弃地打量着那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这就是我们要进的洞府?怎么看都像是某种地底妖物挖凿的巢穴,阴森得很,还带着一股子霉味。“

“仙子说笑了,“引路修士赔着笑脸,眼神却有些飘忽,“这洞府确实年代久远,外表不甚起眼,但内中别有洞天。诸位请进吧,我奉掌柜之命在此守候,负责接应诸位凯旋。“

“有劳道友了。“沈乐康拱手道,目光如电般扫过引路修士的面容,似乎想从中读出些什么。

“不敢不敢,份内之事。“引路修士恭敬还礼,却不敢与沈乐康对视。

五人不再多言,依次钻入洞口。

待他们的身影完全消失在黑暗中,那引路修士脸上恭敬的笑容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阴冷的笑意。他迅速从储物袋中取出一套绘制着诡异符文的阵旗阵盘,手法娴熟地布置在洞口四周。随着一道道法诀打出,阵盘悄无声息地没入地面,一道透明的结界瞬间张开,将整个洞口严密地笼罩在内。

洞内,莫沉五人自深入洞穴之后就感到一股阴寒之气扑面而来,空气中弥漫着陈腐的泥土气息和某种难以名状的霉味。

众人立即外放神念,同时施展照明术法。五团明暗不一的火球悬浮在众人周围。

在洞穴内前行约四五里后,通道突然由水平延伸变为垂直向下,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突兀地出现在众人面前,黑暗中传来滴滴答答的水声,在寂静的洞穴中显得格外清晰。

“这又是什么古怪构造?“杨以柳忍不住抱怨,声音在坑洞中激起轻微的回声,“哪有修士把洞府修成这样的?垂直向下的深坑,深不见底,倒像是某种陷阱或者囚牢。“

莫沉心中一动,想起之前遇见的那位神秘老者的洞府虽然别具一格,却也未曾见过如此诡异的构造。这垂直向下的深坑,确实透着蹊跷,让他不由自主地提高了警惕。

五人悬浮在坑口,一时都不敢贸然下行。沈乐康环视众人,见无人敢率先下去,便开口道:“既然无人敢下,沈某愿为诸位开路一探。“

说罢,他撤去御风术,身形如陨星般直坠而下,很快便被黑暗吞噬。其余人对视一眼,也纷纷施展护身法术,小心翼翼地跟上。

下坠约五百丈后,众人终于脚踏实地,靴底踩在潮湿的地面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然而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一时不知所措。

但见前方赫然排列着五个阴森森的洞口,每个都仅容一人通过,洞口形状不规则,仿佛是被什么巨力强行开辟出来的。每个洞口周围都散落着若干法器残骸,上面覆盖着厚厚的锈迹和灰尘,有些甚至还残留着暗褐色的污渍,显然已经废弃多年。上方的钟乳石如利齿般倒悬,不时滴下水珠,与地面上散落的破损法器相映成趣,构成一幅诡异而令人心悸的画面。

而这空地上还有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