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出名(1 / 2)
季如梦本以为不出门就可以躲避掉外界关注的目光。
结果现实并没有如她的愿。
在这个年代能登上报纸绝对是一件,让祖宗十八代都能跟着沾光的光荣事件。
更别说还是影响力覆盖全国的人民日报。
季如梦现在在梧桐县已经受到很多关注了。
如今又正好是热度最高的时候,大院里的人也会跟外界来往,这一传十,十传百,普通的老百姓们都知道了这作画的人是谁。
不同于上次新华报社的集体采访,那次的影响力只局限于在本地。
登报的头一天,就有不少电话打过来找季如梦。
有在省城的蔺主任和马主任,还有在川市的杨娇娇和杨镇山,连杨义鑫都借用单位里的电话打了过来,对她表示恭贺与赞扬。
季如梦觉得自已好像突然变得特别忙了。
说起杨家,还是杨镇山最早在报纸上注意到季如梦的名字。
身为广播局的领导,他早已养成了耳听六路眼观八方,紧跟时事的习惯。
每天都会让人订阅川市本地的报纸,人民日报,焱国日报等等。
看到有一篇关于某地模范军属的报道时,杨镇山还没怎么在意,只是在注意到驻扎部队的编号时,才想起是裴铮野所在的独立师。
他看的更认真了。
读完内容,看到宣传画,下意识觉得画的不错。
等他发现画师署名时,不可置信的揉了几下眼睛。
再三确认后,直接当着部下们的面大笑起来。
彼时他们正在讨论工作,部下们都聚精会神,不敢马虎。
结果顶头领导却突然笑得那么开心,把他们都给吓了一跳。
杨镇山的工作作风单位里人人都知道,向来是不苟言笑一本正经的。
他这样的反应属实反常,让部下们愣了好一会不敢开口。
等杨镇山笑完,立马让他们先暂停工作,把手头的报纸一一分下去给他们看。
他特地指着那篇报道,尤其是那幅宣传画,告诉他们这是他侄女儿的作品。
众人一听,个个都恍然大悟,难怪领导那么高兴了。
有圆滑的人精立马开始拍马屁。
平常杨镇山是很反感这一套的,不过今天听他们拍马屁,感觉意外的悦耳,舒坦。
可能是因为他们夸对了人。
下班后杨镇山把报纸全部带回家,先是告诉了孙玉琴。
让孙玉琴激动的从沙发上站起来,带着老花镜来来回回的看那份报纸。
孙玉琴好不容易平静下来,杨娇娇又回来了,她听到消息后反应比二老都大。
在家里跑了好几圈,要不是杨镇山拦着,她估计会跑到楼下拿个喇叭到处宣传。
孙玉琴高兴的表示,今晚加菜。
她跑到厨房里给父女俩加了好几道大菜。
杨镇山笑呵呵的说这回是沾到季如梦的光了。
杨义鑫平常只会关注社会和政、治几大板块的新闻。
看报纸的频率也不多,因为局里基本上每天都很忙。
他是回家了才从吴晓曼嘴里听说的。
吴晓曼本是心血来潮,在路边随便买了份报纸,回去之后杨礼文一直撒娇让她读报纸给他听。
读着读着,忽然注意到一幅宣传画
她越看那个名字,越觉得眼熟。
半晌后才拍着脑袋反应过来。
当即觉得很惊讶,不可思议。
过年时回来探亲的那个表妹,居然这么厉害?
杨义鑫一回来,刚进门连衣服都没换,吴晓曼就迫不及待的告诉他了。
就这样,远在千百里之外的杨家人,都发自内心的替季如梦高兴。
……
源城松县,裴铮野老家的小乡村里。
现在正是农忙时节,每家每户的人员一天到晚就是忙着上工下工,回家还要干活。
乡下的生活很充实,很忙碌,很少有人会去关注报纸这些。
而且文化程度普遍不高,目不识丁的大有人在。
每天为了挣工分,为了一口饭,都忙得不可开交了,谁还有空去读书看报,消遣娱乐。
虽说村子里有一个知青点,里面住着很多有文化的知青。
但知青们也一样要上工干活,下工又要做饭吃洗衣服等等,没有空余时间再去关注别的。
裴老四的大儿子读过两年高中,是家里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之一,毕业之后一出来,家里就努力的为他争取在大队里做会计的工作。
刚开始还不太顺利,一个大队下辖有十一个村子,每个村里总有那么几个有能力的知识分子,更优秀的人也有。
裴四儿子的综合能力只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