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妈!(1 / 2)

加入书签

一荤一素》

作词:方澈

作曲:方澈

深沉的钢琴前奏响起,拨弄观众的感情弦。

方澈缓缓开口:

“日出又日落,深处再深处。”

“一张小方桌,有一荤一素。”

“一个身影从容地忙忙碌碌。”

“一双手让这时光有了温度。”

仅是几句,就让观众想起了那道,从孩童时就一直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身影。

【是写母亲的歌。】

【一荤一素,让我想起了我妈做饭的场景。】

【这首歌好平静。】

“……”

“望着高高的天,走了长长的路。”

“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

休息厅内,众人仔细聆听着,并未像上一期那般对曲和词有太多的惊讶。

这首歌从开始就定下了基调,并非是炫技的作品。

而是一首平静诉说感情的歌。

平静诉说就需要平静的感受。

歌曲来到副歌。

“月儿明,风儿轻。”

“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

“听到这儿你就别担心。”

“其实我过的还可以。”

“月儿明,风儿轻。”

“你又可曾来过我的梦里。”

“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

“知道我睡得轻。”

一荤一素!

这是一首很想听,却又不敢听的歌。

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绘,如“日出又日落”“小方桌”等,来描绘那道每个人再熟悉不过的身影。

“太年轻的人总是不满足,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写了年轻人对远方的向往和追求。

然而,“忘了回头看,她有没有哭”却少了对母亲的感受。

副歌部分。

“月儿明,风儿轻,可是你在敲打我的窗棂”通过自然景象构筑了母亲看望孩子的场景。

而“一定是你来时太小心,知道我睡得轻”则是将母亲对孩子的细腻关爱表达到了极限。

句句没有母亲,但句句都是母亲。

说实话,对于这首歌,方澈并不是抱着排名前几去的。

这是一首情感细腻,旋律舒缓的抒情歌曲,注重歌词叙事和情感表达。

而非高音,爆发力等竞技型音乐节目常见的“炸场”元素。

在这种竞技类型的舞台上,这类歌曲容易显得“安静”,难以在短时间内让所有观众感到惊喜。

很难快速的共鸣。

正如毛不易参加歌手一样,那一期,他惨遭淘汰。

但并没有人说这首歌不好。

因为这首歌需要平静去感受。

在深夜或清晨的独处时光之中。

在疲惫或低落时。

在旅途或归家路上。

在自己与自己对话,想起那道身影后,这首歌会久久萦绕在脑海中。

心弦被触动。

不自觉的喊出那句“其实我过的还可以”。

简而言之,就是……

后劲太大了。

歌声依旧持续。

“太年轻的人,他总是不满足。”

“固执地不愿停下远行的脚步。”

“……”

……

“咯吱……”

刘栋推开了老家的木门,一股陈旧而温暖的气息扑面而来。

五个月了,自从母亲去世后,这是他第一次带着妻子和女儿回来扫墓。

门轴发出熟悉的吱呀声,像是老房子在轻声叹息。

由于一路奔波到了晚上,今晚就在老房子这睡一晚。

“爸爸,这就是奶奶家吗?”

六岁的小雨拽着他的衣角,眼睛亮晶晶地打量着屋内。

“嗯,爸爸小时候就住在这儿。”

刘栋弯腰抱起女儿,跨过门槛,屋里的陈设几乎没变,褪色的红木桌椅,墙上的老式挂历,电视机上盖着的钩花布罩,一切都保持着母亲生前的习惯。

林芳跟在后面,把行李放在门边:“还挺干净的,不像很久没人住的样子。”

“二婶每月都来打扫。”

刘栋放下女儿,手指无意识地抚过餐桌边缘的一道划痕,那是他十岁时用小刀刻的,为此挨了父亲一顿打,母亲却偷偷给他留了晚饭。

小雨已经跑到里屋去了,刘栋听见她兴奋的喊声:“爸爸,这里有好多你的照片!”

林芳笑了笑:“我去看看她,别碰坏了东西。”她跟着声音去了里屋,留下刘栋一个人站在堂屋中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