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预建影城(1 / 2)

加入书签

钱枫有些难以启齿的尴尬着说:“是有几个红起来的演员觉的薪酬太低,提出不合理的涨薪要求,不过已经被我严词拒绝。”

聂鹏飞点点头递过去一杯刚泡好的茶说:“这种事情肯定不是这几个人一时起意,你回去之后好好查查他们最近的行踪和接触过的人,另外从现在开始雪藏他们直到合约结束为止。

回去之后出一份公告,从现在开始任何不论制作,演员片酬不得超过制作费的35%,主要演员的酬劳不得超过总体演员费用的25%。

如果票房号召力极强的演员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票房分成,知名导演也是一样的待遇。还有幕后工作人员的薪酬对比行业标准提高20%,极为优秀的幕后人员还可以得到公司的特别补贴。”

钱枫仔细琢磨着聂鹏飞的安排,又对比自已了解到的邵氏情况,越想越觉的自已之前草拟的方案漏洞百出。对着聂鹏飞恭敬的说:“还是老板您的方案靠谱!按照我之前的想法其实是打算借鉴邵氏那一套制度。”

聂鹏飞品着茶笑呵呵的说:“邵氏那一套其实现在看来已经过时,也就是在港岛及东南亚这一带还能再施行十来年。好莱坞已经抛弃这一套落后的制度,所以你没有照抄邵氏是对的。

别看邵氏现在发展挺好,其实不过是日落前的最后一点余晖照耀的结果。我敢肯定最多十年邵氏就会入不敷出,最多二十年邵氏就会破产清算。”

钱枫惊讶的说:“不至于吧?我看邵氏最近的发展挺好啊!不但出了几个很红的演员,好几部片子都在东南亚地区大卖。”

聂鹏飞摇摇头说:“如果是在当初陆运涛运作华懋的时代,这些确实是最正确的做法,可惜陆运涛流年不利死于空难。邵氏继续用这一套本身没问题,但是邵六爷的性格决定了他不善‘变通’,准确的说是邵六爷太执拗。

你最近多留意邵氏内部的人员变动,我估计邵氏的高层里已经有人发现弊病打算改革,但是邵六爷的性格绝对不会容忍这种‘叛徒’行为。你可以试着挖掘一些有用的人才,不管是入职还是建立卫星公司,我们都可以给予大力支持。”

再次喝口茶润润嗓子又说:“有时间了去粉菊花和于占元的戏曲学院转转,里面可是有不少演员的好苗子,能笼络住他们的话影业公司起码能辉煌四十年。”

钱枫虽然疑惑老板的自信从何而来,但是通过这半年的见证,他知道老板说的话绝对不是毫无根据的空话,所以一边喝茶一边琢磨着老板话里的意思。

聂鹏飞等他消化一阵才说:“最近有没有觉得钻石山的影棚不够用?”钱枫回过神来思考片刻说:“是有人反应钻石山的影棚设备跟不上趟地域面积也小。”

聂鹏飞取过来一张地图指着上面的一处地方说:“邵氏在清水湾的影棚有去看过么?”钱枫笑着说:“当然去看过,听说61年正式启用的时候可是被誉为‘东方好莱坞’。”

聂鹏飞手指在地图上滑动最后停在一个地方说:“我打算在这里修建一个规模更大的影棚,你觉的怎么样?”

钱枫看着地图的位置为难的说:“将军澳这个地方太偏僻交通不便先不说,它必经之路上的调景岭可不是什么‘善地’。”

聂鹏飞笑着点头,明白钱枫话里的意思。

将军澳虽然在后世是港岛第三代新市镇之一,但那要到1973年才会启动新市镇发展计划,并且开始逐步大规模开发该地区,最后逐渐演变成后世人口密集的现代化区域。而现在这里还是一个以传统渔业和小规模农业为主的小型社区。

1949年的时候一部分不愿前往湾岛的退役老兵及其家属被安置在摩星岭公民村,到1950年因为一些冲突迁到调景岭形成寮屋区。

因为与外界联系不便且生活较为艰苦,所以里面的居民多以难民身份生活,依靠社会福利和民间救济维持生计。

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调景岭被戏称为‘小湾岛’,大部分居民保留着光头党时期的文化和习俗,依靠居民自治治安队维持秩序,进而形成社区内互助合作的氛围,造就了独特的社会结构。

钱枫因为身份的问题对于那里的居民抱有警惕心理,所以才会对聂鹏飞说那里不是‘善地’。但是聂鹏飞对那里却有着另外一重考量。

调景岭作为将军澳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形上依山面海环境偏僻,而且这种局面在未来7年内都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聂鹏飞如果在这里大规模建设影城,那么多施工人员往来流动自然不会引起港府关注,中间多些人少些人也不会引起注意。

而且影棚建设这种大规模基础建设还能让王天风的建筑队伍练练手,积累经验的同时还能继续不动声色的扩大队伍。而这种偏僻地方的地价也相对便宜,还能带动该区域的居民生计收买一波人心。

钱枫不知道聂鹏飞后续的计划,所以对于在将军澳建设影棚有点抵触,但是劝说两次后发现老板的态度很坚决,也只能放下情绪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