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于家搬迁!小神童(1 / 3)

加入书签

能在这小小年纪围在于谦旁边的,放眼大明算不上什么神童,可放在这小小的钱塘县里面,也绝对算得上百里挑一。

可惜他于谦是千载难逢的奇才,起码到目前为止。

他见过很多百里挑一的小神童,可那些小神童在他面前都要称呼他一句“于哥哥”。

“于哥哥,这道题怎么解?”

扎着麻花辫的小丫头,穿着干净整洁的粉红衣裙走来,脆声脆气地问道。

于谦叹了口气,正准备呵斥几句,可看着小丫头小脸蛋红扑扑的,小眼睛煞是好看,还露出副委屈巴巴的小模样,于谦还做不到日后的“横眉冷对千夫指”,只能够耐着性子继续教导起来。

“这样这样,那样那样……”

于谦感觉自己快成了一个小夫子了。

实学一道可是讲究天赋的,这天赋男女都可能有。

再加上如今的工部之内还多了几个女工匠,而且还做出了不少政绩,给身后的家族带来了不少好处,所以使得各个地方的豪族、世家大族,原本就有意让女儿家富有诗书气质,如今自然是更进一步,也愿意让家中的女儿家在实学一道上继续钻研。

万一也能成为下一个女工匠,那对家族好处多多。

对于家族真正的掌舵人而言,这也费不了多少资源,无非就是多了一份希望罢了,在联姻的基础上又多了一份其他的用途。

家族用人就是这样,虽显冷酷无情,却是壮大自身最有效的方式。

只是看到孩童们如此从小一起青梅竹马、嬉戏玩闹、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那小丫头家中的长辈便同于老太爷开口言笑道:“不若给两个孩子定个娃娃亲可好?”

“这事可得听他爹的,我这个老头子不中用喽。”

于老太爷笑呵呵地略过了这个话题。

在他眼里,自家的孙儿日后可是要去国子大学的,指不定还能在工部之内担当侍郎乃至尚书,那可是真正的大才。

怎么可能会在这小小的钱塘县之内被埋没?

这婚姻大事,更不可能如此轻易定下来。

几日之后。

杭州府那边张贴了榜单,府衙的衙役们敲锣喝彩,一个个前往中榜之人的家中报喜:“中了!中了!恭喜张少爷中了。”

中的虽然并非是国子大学,但也是有了一个举人功名。

“也好,也好。”

“实学一道我本就不算长进,得了个举人还能有个官身。”

张家少爷露出庆幸之意,可随后不免问道,“那位于家的麒麟子如何?”

那衙役轻笑一声,眼珠子滴溜溜一转,当即朝着于家的方向直奔而去,再次大声喝道:“中了!中了!”

“恭喜于家的小少爷,已然考上了国子大学,甚至还得了个举人功名。”

此刻,其他衙役也朝其他中榜之人的家中而去,但真正能踏入实学之道的却少之又少。

而能直接考中国子大学的,含金量不亚于后世中了清华北大一般。

放眼整个杭州府,除了于谦之外,也就另外两人能中,而且那两人,一人早已二十五岁,另一人更是将近而立之年。

论及潜力和日后的前途,自是比于谦这个孩童相差甚远。

不过即便如此,也依旧让他们两人欣喜若狂。

举人功名只是半个官身,能不能候补得到还不一定;而实学派系再加上举人功名,那便是板上钉钉的官绅。

尤其他们两人年纪还不算大,而且还一举考中了国子大学,代表着哪怕入了朝当了官绅,日后的前途也是锦绣得很。

而这一切,自然也比不过于谦这个孩童。

似他这般年纪,便有了举人功名,还入了国子大学,待到从国子大学出来,恐怕不用参加进士科,便能一步登天,直接进入工部,被重点培养,未来的前程可比他们这些寻常官员只高不低。

其含金量虽然比不得之前科举史上的状元,但也绝对能比得上三甲之上的进士之身,甚至只高不低。

“恭喜于老太爷,贺喜于老太爷。谦哥儿中了,考上了大名鼎鼎的国子大学。”

杭州府里面的知府大老爷、同知,还有通判等,个个都来了钱塘县于家的大门前,县城里的大户、县衙里的县太爷也全都跟了过来。

他们钱塘县出了这么一个京华学子,当然要好好大说特说一回,这对他们这小小的钱塘县好处也是不少的。

“哈哈哈。”

看到衙役报喜,还有面前的知府大老爷亲自登门,于老太爷欢声笑语,赶忙将这一众宾客全都迎到家中好好招待。

钱塘县的知府对于老太爷也是高看一眼。

两人推杯换盏之间,说的也都是官场上的漂亮话。

“谦哥儿上了国子大学,日后在工部之内、在实学一道上,必定能占得一席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