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秋收2(1 / 2)

加入书签

昨天一家人忙活了一天,今天在家插地瓜干。

插完还要摆出去晾晒。

这样地瓜才能完美保存好。

各家各户还要留好明年种的种子。

挑个大的,品相好的,藏进地窖里,要么埋起来也可以。

今天在家里干活,等于休息一天。

明天接着去地里干活。

还有花生和玉米没有收回来。

第二天一大早,又是5点出。

带好中午的饭,带好水,准备出。

今天的任务是收玉米。

大家来到田里,开始收割玉米。

金黄色的玉米棒子沉甸甸地挂在枝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大人们熟练地将玉米掰下来,个子高的孩子们也帮忙掰玉米。

像云丫她们这样很小的孩子,个头不高,够不到玉米顶,就掰下面的玉米。

大人们把几棵挨着的玉米杆转圈踩倒。

把周围的玉米杆上的,玉米掰下来,扔下来,堆一块。

方便装袋打包。

一家人忙的热火朝天。

把全部玉米掰完,太阳也热起来了。

由于玉米叶子上有细绒毛,很是剌(1a)人。

剌(1a)到手臂,胳膊,脸上都很疼很痒。

太阳出来照射到被剌到的地方,火急火燎的疼。

小孩子皮肤嫩,都是一道一道起来的红痕。

农家小孩哪有娇生惯养的。

都是皮实的很,晒到剌伤的皮肤上,又红又肿,也不哭闹。

照样埋头干活,偶尔渴了,去喝口水,喝完水回来,擦擦汗水,接着干。

临近中午,太阳越毒辣,大家决定先休息一下。

他们找了块树荫坐下,喝着带来的凉开水,吃着早上准备的干粮和咸菜。

短暂休息后,大家又投入到了忙碌之中。

傍晚时分,所有的玉米装进袋,并装上车。

运了两趟才全部运回了家中。

这次收玉米和上次收地瓜,大舅舅孔祥光和大舅妈王翠花没有来帮忙。

因为他们已经分家了,有自己的地要忙活。

平时,不是农忙时节,互相帮忙。

孔祥光五月底收大葱的时候,穆淑云和孔通明,孔祥东都来帮忙了。

而六月中旬孔通明收西瓜,老大孔祥光大儿媳王翠花,也来帮忙了。

老二孔祥东刚结婚没有分家,本来想着等小儿子结婚之前老二再分家也不晚。

后来新媳妇周彩云想分出去单过,也没办法,穆淑云和孔通明还是顺从了他们的决定。

夜晚繁星满天。

月亮又大又圆又亮。

这时候没有空气污染,空气都是清新的。

一家人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晚饭,一边谈论着今天的收获。

晚饭后,孩子们在院子里玩耍,大人们则聚在一起聊着天,剥着玉米皮。

有的小玉米需要把皮全剥掉,扔一起晾晒。

有的大个玉米专门挑出来留下做种子,要单独晾晒。

有的玉米把外面的老皮剥下来,留着中间的嫩皮捋一捋,捋成直线当做绳子。

和另一个捋直的玉米皮寄一起。

也有三个四个寄一起的,最多一起寄六个。

寄好的挂到树杈上,或者挂到专门弄得杆子横梁上,方便晾晒。

穆淑云边干活边看着天上的星星,想起了孩子们小时候的事情。

那时候,家里虽然穷,但是一家人在一起总是很开心。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但是家人之间的关系却变得有些疏远了。

也许孩子长大了,就有了自己的小家,没有和父母更亲近了,特别是她的大儿子。

穆淑云心里这样想着,决定以后要多和家人相处,珍惜这份亲情。

尽量迁就大儿媳。

她抬头看了看月亮,现它似乎比以前更亮了。

也许,这就是生活中的美好吧,即使有时候会有一些不如意,但是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现身边的幸福。

此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些许凉意。

穆淑云不由得拢了拢衣服。

“妈,晚上有点冷,回屋吧,明天在弄。”

孔祥东说道。

“嗯,好。”

穆淑云应道。

然后进屋洗漱。

云丫在8点的时候就困了,小家伙也跟着大人忙活了一天,也累了睡的很沉很香。

屋外的说话聊天声,都没有吵醒她。

一家人在院子里剥玉米皮剥到10点多才停下。

所有人陆续走进屋里。

穆淑云坐在床沿上,想着孩子们一个一个长大成人,心中感到高兴。

她想,不管生活怎样变化,亲情永远是最珍贵的财富。

她要好好守护这份亲情,让家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夜渐渐深了,穆淑云躺在床上,进入了梦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