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1 / 2)

加入书签

解决完云枢的问题,周荃又汇报了云链运的情况。

经过一年半的扩张,云链运已经逐渐搭建起了全国主要城市运输网络,凡是云枢科技电子产品店、云美市开设的地方,云链运都可以到达。

公司规模在物流行业中仅次于邮政,口碑更是胜过邮政。

也正因为摊子铺得比较大,长短途业务规划不够完善,目前仍处于微亏的状态,还没实现盈利。

不赚反亏,这让周荃很不好意思,胡中玥劝慰道:“不着急,经济要腾飞了,物流这块迟早会起来的,现在要做的就是先人一步,搭建好完善的物流网,把服务做到极致,口碑搞起来,要让别人需要寄东西的时候第一个想到我们,不然蛋糕塞在你手里,你也拿不住!”

云阙传媒和红星加工厂的营收也不错,在去年的基础上上涨了20。

最让胡中玥惊讶的是文旅方面。

金庸武侠小镇作为全球个文学ip主题文旅综合体,吸引了很多人前来打打卡,甚至其中有25左右的游客是从港台和东南亚过来的,他们的消费能力是国内游客的两三倍。

所以,这部分投资今年不仅回本了,还实现了盈利。

“那明年文旅方面有什么新计划吗?”

“是有几个项目,还在考察中。”

董静涵说的这几个项目,大部分都是庆西省的。

庆西省领导尝到了文旅的甜头,想要在这一方面深耕。

胡中玥就提了一点建议:“不要刻意针对外国游客开某些旅游项目,你也知道,金融危机刚过,周围国家一片狼藉,估计很长一段时间内,国际游客都会减少。

其他的你自己把握~”

董静涵:“明白!”

……

开完会,周荃留下来,又和胡中玥、姜晓芸开了个小会。

刚刚人太多,不方便讲太多,这会儿只有三个人了,周荃就问了:“妈不管怎么办?”

“不管就哭啊~”

胡中玥开了个玩笑,随机正色道,“我干妈刚刚在港城那边立了大功,你把设备和人送出去,又是一大功,想整合资源做手机也不仅仅是为了赚钱,更多的不也是为了国家的科技进步吗,不会不管的。

但你必须得让领导意识到,一旦a国那边专利壁垒完全固化,形成垄断,再去研究芯片就晚了。”

周荃不太相信:“不至于吧,垄断犯法……”

胡中玥:“跟一群流氓讲法?也就现在我们弱,他们没把我们放在眼里,一旦我们出一些成果,芯片会立马断供!

不管谁有,哪怕是盟友,都不如自己有!”

周荃点头:“我知道,明天我就去找我姐夫。”

他从哪儿下手,怎么下手,这个胡中玥不管,但是胡中玥会想办法帮忙。

“二姨,你想办法在国外注册一家投资公司,比如在新国,成立一个离岸公司,然后找我干妈帮忙,先请她分多个账户在股市收购部分阿斯迈部分股权,之后要去找欧洲的金融机构合作,想办法把阿斯迈的控股权拿下来,可能要花的钱比较多,你一个人是完不成的,得和周总一起,找妈帮忙。”

姜晓芸还没听过这家公司:“阿斯迈是干什么的?”

“光刻机,是做手机芯片绕不开的东西。”

相比不孝子的tjd,阿斯迈反而更容易拿下,这会儿欧盟一体化还没形成,只要利用好欧盟分歧,游说h国政府,伪装成外资承诺在他们那边投资建厂,创造就业,h国一看,研中心还在,还解决了很多就业问题,没准儿口一松,就同意并购了~

之后再玩一手“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慢慢把合资子公司建到我们这边,分阶段进行技术吸收,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晚了。

这个方案想起来很容易,但操作起来很难,绝不是姜晓芸一个人可以完成的,但可以把这个计划并入“9工程”

,星澜跟着喝一口汤就行。

姜晓芸听到“9工程”

就松了一口气。

她不懂技术,也没亲戚在体制内,不能像周荃一样直接找关部长,听到玥玥说找妈还一脸迷茫,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呢~

“9”

是沪上的,对她来说,心理上更亲近一些。

何况洁玥每年给沪上交那么多税,她在领导面前也是能挺直腰杆的。

……

晚上她俩果然没去刘小枝家里,而是在机场附近住下了。

第二天,姜晓芸就把胡中玥送回了崇文,胡中玥在关佩洁家里待了两天才回家。

这两天,她们俩就阿斯迈的收购计划合计了一下,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只能通过多个账户,分批买,同时还要控制买入的量,不能买到举牌,难度挺大的。

不过关佩洁整天在家闲的无聊,上点难度对她来说也是个乐子。

关佩洁道:“这个事儿,得花不少钱不说,还不能急,一旦被外资现,并购计划就要失败了。

最好是不动声色地慢慢买,持续买,哪怕是并购计划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