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有理由了,那就改制吧(1 / 2)

加入书签

夏三娃是底层衙役出身,对于地方乡民暴动,也能猜到是怎么回事,无非就是那些乡民自身有诉求,被有心人挑唆利用而已。

“指挥使,乡民暴动定是有人暗中挑唆,连朝廷钦差都敢打,这是想要阻碍朝廷清查隐田啊。”

夏三娃说着握了握拳头,

“要是乡民暴动万一出现不可控的场面,弄不好要死很多人,这可是天大的事,我们锦衣卫有替天子巡察天下之责,这事又得我们来管了。”

陈明遇沉思了一会,“以我看,这些乡民暴乱,不单单阻碍阮大铖清查隐田,说不定有人要把无锡城的水搞浑。”

陈明遇来回踱着步,说道:

“如今陛下亲自执掌朝廷武备,地方上是大乱不起来的。”

“陈四郞不是跟着阮大铖吗?加派人手给他,让他查明乡民暴乱的具体起因,然后禀明陛下。”

“再说阮大铖身为朝廷钦差,被暴动的乡民打了,又怎么会轻易咽得下这口气,乡民暴乱一事暂时由阮大铖去处理。”

“操江水师没了,我奉陛下之命,整顿江南漕运,当务之急,是把漕运这一块疏理出来,无论是商行货物调配,还是今年朝廷税粮的转运,都需要稳住漕运的船工,绝不能让漕运出问题。”

“马上派人去把焦大的家人接出来,这个人我们还要用。”

“哎,好咧。”夏三娃应了一声,亲自带着人去焦老大说的锡山张步桥接人。

~~~

另一边的阮大铖一行人,好不容易摆脱了那些暴乱的乡民,狼狈的逃入无锡城驿站中。

好多个钦差护卫都受了伤,邹兴死了,连阮大铖这个钦差督办大臣额头都被石头砸破了。

现在阮大铖毫无形象坐在一张圆凳上,由医官包扎伤口,嘴里不停的骂骂咧咧。

“该死的,这是有人教唆民众作乱,哎呦喂,咝……你轻点。”

“哼哼,李宏勋,你派人去通知无锡知县吴兴祚了没?本部在他辖县遇袭,这个吴兴祚怎么还不现身!”

这时一个属官匆匆来通报,“阮都堂,无锡城知县吴兴祚昨日晚上挂印辞官了。”

“什么!”阮大铖脸都黑了,“好啊,我就知道那些乡民暴乱是他们事先有预谋搞的鬼。“

“吴兴祚这是想以辞官来对抗朝廷清查田地的政令。”

阮大铖问道,“吴兴祚还在无锡城里吧。”

“阮都堂,吴兴祚今早搬去湖蓉楼住了。”

“想辞官走人,来人,拿我手令去把他绑了,本部要写奏疏。”阮大铖冷笑,

“吴兴祚这个地方官员与士绅勾结挑唆民乱,阻碍朝廷清查隐田的政令,本部怀疑他们当中有人是建奴鞑子的细作,故意给我大明制造内乱。”

“本部请陛下让锦衣卫严查,此事关乎国朝安危,若是被建奴细作得逞,造成大乱,届时建奴鞑子再次越过黄河南侵,后果不堪设想!”

阮大铖是准备搞事情了。

给这次乡民暴乱定性为建奴细作谋划发动的事件。

直接一顶大帽子先扣上去,这是阮大铖的一贯作风。

“把无锡登记在册的隐田抄录好一份,附在奏疏里一起送去京师,这是士绅们侵吞田地的证据。”

阮大铖是准备两边下手,办成铁案,彻底的按死那帮士绅。

只要天子的支持,今后谁敢在他清查田亩时跳出来捣乱,那就是建奴鞑子的细作。

阮大铖写好了奏疏,让人用快马送回京师。

~~~

京师的朱由崧也是忙得很,黄道周和清廷使者赫舍里希福谈了很多次,终于把双方议和的条件谈妥了。

赫舍里希福拿出清廷早已准备好的议和文书,朱由崧御笔签了。

为了天下苍生,清廷与南明双方休兵罢战,以双方现占有的土地为边界,差不多划河而治。

双方互开边贸,清廷用辽东皮毛,和山参,换取江南的粮食。

江南以每石粮食折银二两五钱的价格,每年向清廷供应120万石稻米。

签了和谈条约并不是意味着可以放松,划河而治并不是朱由崧的目的。

现在得加紧备战,早日北上将建奴鞑子赶走,完成统一。

听说有部分税粮入库了,朱由崧带着人在视察。

这次视察的是京师的军储仓,由军政院使张国维陪同。

朱由崧手中正拿着一块砖头大小的米饼,用力掰下一小块放入嘴里。

嗯,又干又硬,还超级咸。

这是用糙米做的一种行军干粮,跟后世的压缩饼干差不多。

这种米饼生产过程非常繁琐,先把没有去壳的稻谷直接用水煮,晒干后再去掉谷壳,这样能留下稻谷表皮那一层营养。

再经过几次反复蒸煮暴晒,一石米12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