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葛家兄弟逛长安(2 / 3)

加入书签

家,不管照顾多周到都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不过出之前葛三爷就交代过葛粮,老老实实住在尉迟家,估计是怕两个娃子没去过大城市,不知道天高地厚,万一闯出点祸来就不好了。

别看尉迟恭是个粗人,夫人和儿子都是知书达理的人,所以讲究食不言寝不语。

这个规矩其实挺好,毕竟葛粮和葛仓跟人家不太熟,也少了尴尬,闷头吃饭就是了。

菜式虽然不少,但是葛家兄弟吃不习惯,远不如家里白白胖胖的包子好吃。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用过了饭,尉迟恭擦擦嘴说到:“两位贤侄,这几天让宝林带你们到处转转,过些日子再去报到。”

葛粮赶紧说到:“尉迟叔叔,小侄出前老四让我们哥俩把他的功课交给房相,还要给魏征家的一个晚辈送一封信。”

“你们哥俩人生地不熟的,让宝林带着你们去吧。”

说完转头对尉迟宝林说到:“宝林,这些日子也歇几天,带着你两位哥哥出去转转。”

“父亲,孩儿知道了。”

虽然尉迟宝林脸上没变化,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尉迟恭祖上是贵族,不过上几辈子就没落了,到了他这里大字都不认识多少,最后居然靠着打铁活命。

凭借军功得了一个小官,这才娶到了同样家世没落的苏氏。

所以尉迟恭对尉迟宝林的要求很高,平常不准出去玩,尤其不能跟长安勋贵家的纨绔混,只能闷在家里读书。

可是尉迟宝林本就不爱读书,还是喜欢像尉迟恭一样练武。

这一听说可以出去玩今天,如同连续上了九天班,已经到了极限的时候总算放假了,心中哪里有不高兴的道理。

要说后世的人生活要多可悲有多可悲,只盼着两件事,放假、薪水,其他时间全都是煎熬。

尉迟宝林带着葛家哥俩出门了,哥仨也没骑马,就一路步行。

长安在当时算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但是无论如何都跟后世没办法相比,所以走路也花费不了多少工夫。

葛家哥俩打算先去房玄龄家里,这是上官也是长辈。

房玄龄也是宠臣,住的距离皇宫自然也不会远。

二环内,住的几乎全是宠臣,什么程咬金、秦琼、长孙无忌等等。

尉迟宝林作为京城人,对京城自然无比熟悉。

只要尉迟恭不在家,必定会偷偷跑出来玩。

只是年纪不小了,也没个什么朋友,这是因为这些武将勋贵也是分帮派的。

秦琼、程咬金、李绩、侯君集等人属于瓦岗派系,几家关系莫逆,子侄来往非常多。

李靖这种战神级别的人,子侄都老老实实在家里,不准出去霍霍。

因为李靖当时没有参与玄武门,担心李世民找茬。

还有尉迟恭、薛万彻都属于投降派,原本是其他反贼的手下。

基本都是各扫门前雪,相互之间不来往。

文官和武将私交也就更加一般了,在初唐的时候武将地位比较高,因为战争比较多。

武将获得升迁、封爵的机会非常多,文官就非常少了。

所以说尉迟宝林这样的年轻人,确实没几个朋友。

现在不同了,父亲说这是生死之交的侄子,要好好相处。

原本葛粮以为国公家的少国公,指不定多难相处呢,结果尉迟宝林完全不是那种人。

不但大哥二哥的叫着,还热心的介绍长安的各种好吃、好玩的地方。

昨天演武场放炮到时候尉迟宝林正在抱着书睡觉,被惊醒之后偷偷去了演武场看了个究竟。

后来看到葛家葛粮骑着战马对战,看的心中非常痒痒。

三个人一边走路一边说笑,尉迟宝林还不同问练武的事等等。

不到半个时辰,就到了一所宅子门口,牌匾上简单的“房府”

两个字,尉迟宝林一看到地方了。

尉迟宝林主动上前跟看门的打招呼,看门的虽然不认识尉迟宝林,但是没有人敢冒充少国公的,赶紧进去通报房玄龄。

房玄龄作为中书令每日公务繁忙,实在难得清闲下来。

尤其是最近马上要夏收了,公务更是多的要命。

不过为皇帝家再忙,自己家里也要多照看照看才是,尤其是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

长子房遗直已经成年,从小就懂事,而且跟自己一样好读书。

只是八岁的幼子房遗爱,每天就会到处捣乱,不是舞刀弄枪就是上蹿下跳,根本就没一点书香门第的样子,不知道气走了多少个请来的先生。

要不是因为房玄龄是宰相,先生出去不知道怎么编排他呢。

房遗爱上课时间捣乱,又气跑了一个先生。

这时候正跪在房玄龄面前,等着接受处罚呢。

“你这个孽子,非要把为父气死不可。

每天上蹿下跳,也不好好读书,你到底想要做什么?”

历史上记载房遗爱诞率无学,颇有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