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多放几炮过过瘾(1 / 3)
葛明不住感叹,怪只怪自己年纪小,经历少,无数的经典唐诗、宋词都不适合抄,等到自己长大一些怕是通过抄袭唐诗宋词就能名扬海内了。
抄袭?都没出现的东西,不算抄袭。
也不知道后世人会不会对葛明有这样的评价: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绣口再吐还是半个盛唐,天下才气葛明占了九分九。
当然不能忘了魏高明,这两年通信不断,葛明的西游记也想写就写,不想写就不写了,毕竟这个非常费脑子。
从原本催稿催的不停,后来也慢慢习惯了偶尔收到一两个章节。
从原来的研究学问,甚至在书信中经常较量一番,慢慢变成了朋友之间的一些琐事。
让大哥二哥抽空去趟魏家,送上几章西游记,顺便看看魏高明到底长什么样。
两个哥哥辞别了葛三爷,带上东西出了。
两人总算有了策马狂奔的机会,这一路上居然不觉得辛苦。
不到十天功夫就到了长安城外,当两个乡下娃子看到如此宏伟的长安城时,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排队进城的人居然这么多,光这些人怕是都比临渝人多了吧?
长安可是人口过百万的地方,这点人口在后世看来实在没多少,可是这是一千多年之前。
进了城两人就更加傻眼了,街道宽,人也多,居然不少马车挤在城门附近,有衙役居然在疏通交通。
两人牵着马顺着人流往前走,过了好长的一段路人才少了一些。
“老二,长安的人真多,路真宽,还有这么多的酒楼、客栈。
老二,快看看那边。”
葛仓顺着葛粮手指的方向看去,原来是一家酒楼门口有几个胡姬。
亚麻色的长,鼻梁高、眼窝深,别有异域风情。
穿着极为暴露,山峰之间沟壑一眼可见,正在弯着身子招揽路过的客人。
“啧啧啧,要是咱家也在长安开酒楼,怕是生意做不下去。
咱家站门口的几个小伙计,怕是都没人看。”
“老二,老四年纪小,他哪里懂得这些东西?吃饭而已,哪里吃不是吃?你愿意胡姬服侍,还是咱家酒楼的那些小伙计?”
葛仓无言以对,只好转移话题到:“不知道尉迟府在什么地方,要找个人打听打听才行。”
“嗯,做正事要紧,做了正事咱哥俩再好好转转,长安真是个好地方啊。”
要是穷人去了大地方,心中往往难免怵。
要是兜里有些钱财,那就完全不一样了,所以葛粮这才刚进入长安,马上就喜欢上了长安。
哥俩找了一家不大的铺子,喝了两碗软饮,然后跟店主打听到了尉迟恭家的位置。
长安成了严禁策马狂奔,两人牵着马往店主说的方向走去。
尉迟恭是宠臣,家就住在皇城附近,约莫走了半个时辰,两人才远远看到一家府门之上悬挂“楚国公府”
四个字。
尉迟恭贞观元年授右武侯大将军,封楚国公。
两人到了门前,看到门外有守卫一身戎装,手持刀枪,居然有些吓人。
不是说全身戎装吓人,而是这些人的长相一个个都不像好人。
哥俩是跟着葛三爷在县衙混了不少年头的,抓坏人、打强盗不是一次两次。
根据哥俩经验,这些人的长相可以直接抓起来,审都不用审的。
谁家看门的不是弄几个挺拔威武的,怎么尉迟家门口好像都是土匪穿了戎装呢?其实这也不能怪尉迟恭,尉迟家用的都是老人,都是跟尉迟恭做过土匪的那些人。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尉迟恭这种土匪出身的丑鬼,他身边怎么能有好看的呢?这也导致尉迟恭府被长安不少勋贵耻笑,门口全是小鬼,里面住着黑鬼,把尉迟恭家比成了森罗殿。
这让哥俩有些犹豫不前,生怕找错了地方。
葛粮下决心刚想上前,才往前走了两步就被带头的喝住:“你们两个做什么的?楚国公府前不准徘徊、逗留,赶紧走,不然抓起来打死无论。”
葛粮一听赶紧把身子往后挪挪,把自报家门的话吞了回去。
然后看了一眼葛仓,葛仓也非常无奈。
正在这时候门里走出来一人,看门的对此人点头哈腰。
就听到此人说到:“喊什么喊?吓到小少爷为你是问。”
看门的跟出来的人嘀嘀咕咕,然后往葛粮和葛仓这边一指。
此人看了葛粮和葛仓哥俩,先是诧异然后笑了起来。
“哎呀哎呀,原来是两位贤侄。”
葛粮和葛仓一看居然是熟人,原来是王来顺。
“王叔,王叔,小侄拜见王叔。”
哥俩赶紧给葛明施礼,王来顺下了台阶把两人扶住。
“没想到,真没想到,你们两个小子居然来了长安,寻相大哥也不提前来封信。”
说完就拉着两人往里走。
路过看门的头头时,给那人屁股上来了一脚。
“看清楚了,这是寻相大哥的两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