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贞观三年(2 / 3)
璃器所需要的。
庄子里再也不是原来全是猪粪的味道了,只有草木花香。
猪已经集中养殖了,专门请了不少人手。
要是能把牛集中起来养,葛明也早就下手了,奈何古代农村缺少不了牛。
至于各种作坊,全都搬出了庄子,所以现在庄子上的护卫主要是在工坊附近巡逻,防止有人偷了葛家的秘方。
这不光是葛家的秘方,更是整个庄子富裕的根本。
庄子上还有一间小馆子,里面做些食为天才有的饭食,只是样式少很多,都是简单的吃食。
不管是来进货的客商,还是小贩,又或者游玩的学子,都喜欢在这里吃上一些东西。
一碗条子肉、一盘炒面,或者熏肉火烧,价格便宜还管饱。
小馆子的大厨正是小丫的哥哥王大,王大跟张春来学徒三年,在庄子上弄个小馆子也算是实习了。
葛明现在来庄子上也不用找人专门照顾吃食,一天三顿都在这里解决。
当然庄子里教书的孙韬也享受这种待遇,本来孙韬只想在这里教书两年,赚些铜钱去长安游学。
自从知道葛明将来要陪着太子读书,孙韬就不打算自己去了,将来跟着葛明一起去不是更好?
四个人到了小馆子门口,时间还早,所以一个客人都没有。
小馆子除了孙韬,还有两个帮忙打下手的,也是从食为天调来的。
能到这里“实习”
其实是好事,将来想要独当一面,这个经历是在所难免的。
门口的小伙计看到葛明,赶紧把几人迎接到了里面,口喊着小郎君,亲切无比。
小猴子把笸箩往边上一丢,几个人坐在一张桌子上。
只要没有其他人,葛明从来不会把这些从小一起长大的人当下人。
另外一个赶紧跑到后厨,通知王大。
王大用围裙擦着手,走到了前厅。
本来跟小猴子差不多的身材,现如今也胖了起来了,又高又壮。
要说做厨师的,好像就没有几个苗条的。
笑呵呵的说到:“小郎君,今天中午想吃点什么?”
没等葛明开口,抱着番茄的小丫就说到:“哥,先给番茄蒸点鱼虾,要白水蒸可不能放佐料。”
王大摇摇头,这好日子过得都造孽了。
原来带着小丫饭都吃不上,要不是小郎君把两人救下,估计尸骨都白了。
现在居然给猫吃鱼虾,往哪里说理去?于是瞪了小丫一眼,小丫吐着舌头做鬼脸。
葛明笑着说到:“大,我们还不饿,先给番茄弄点吃食吧,它已经半个时辰没吃东西了。”
话一出口,众人哈哈大笑。
王大点点头,去后厨忙活去了。
“小丫,番茄算是被你养坏了?这么胖对它身体不好。
猫可是以灵敏见长的动物,你看看番茄现在的样子,路都懒得走了。”
小丫也挺委屈,说到:“小郎君,奴婢这不是怕它饿着嘛。
番茄从小就没有父母,多可怜呀。”
只要葛明有给番茄减肥的念头,小丫就是这句番茄从小没父母,葛明也只好由着她了。
不大工夫,王大端着一盘蒸好鱼虾出来了。
葛明让王大从旁边拉了一张椅子,坐在边上一起聊天。
小丫一边吹着气,一边忙着给鱼去刺,给虾去壳。
“大,这些日子生意如何?”
“马上要夏收了,小贩和客商比以往少了很多,生意不如前段时间好了。”
“生意好不好无所谓,关键是练技术,咱家不差这点小钱。”
葛家现在算是达了,讲话的口气自然比原来更大了。
葛三爷贵为县男,在整个平洲都是独一份的,这地界就没有人有爵位。
庄子上的作坊越做越大,尤其是各种调味品的出现,豆腐乳、黄豆酱、大酱、酱油,不管是做菜,还是凉拌、蘸菜,都是缺少不了的。
关键全是垄断的生意,其他人根本就不会做。
来的客商只盼着能多卖点货给他们,从来不愁卖不掉的。
除了贞观元年关中有旱灾之外,这两年都是大熟,百姓生活好了很多。
那这些吃食,也就卖的更好了。
再说调味品的大头主要还是供应各大酒楼,虽然葛家的菜做不来,但是聪明人还是会模仿的,不管怎么模仿,绕不过这些调味品去。
凡是能去酒楼用饭的,都不是穷人,多花些钱根本就不在乎,在乎的是东西好不好吃,吃食够不够新奇。
这就导致后世便宜的调味品,在这个时代价格极高。
几乎全是豆子做出来的,这葛家还不大特啊?
客商都知道,葛家真正赚钱的是香皂和香水,只是哪个客商去谈,葛家都不答应,让无数人盯着这大块肥肉。
要说城里有个姓刘的木匠坊掌柜,命真好,居然早早拿到了葛家洗面奶的生意,虽然只在几个县卖,但是木匠坊早就关了,光靠洗面奶就赚的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