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进入县城(1 / 3)
带上这些壮丁继续往北,有了这些当地人之后寻找村庄就变得容易了很多。
这一路上王来顺还不忘留下记号,方便回大营的人尽快找到自己。
又经过一个庄子,跟预估的一样,也有孔明灯从天而降,都知道尽量不出门。
其实人性就是如此,不是怕传染给了别人,更多是怕被传染了,毕竟谁家都有父母妻儿。
今天就遇上一帮土匪,处理了一个庄子,到了下午时分回大营的十五人就带着不少粮食回来了,当然还有牛痘。
这时候王来顺的心总算安了,毕竟这帮土匪有过打劫的念头。
听读书人说过,坏事很少只做一次的,要不是贤侄葛明说把这些人留下,本将军老早就把这些人咔嚓了。
现在人多了,自然就不怕这些人闹事了。
当然葛明不知道王来顺的想法,从这件事上也可以看得出来,葛明实在太嫩了,甚至有些幼稚。
其实这也不怪葛明,这事毕竟后世很多人一辈子也遇不上劫道的。
孙思邈叫过来一个回过大营的军士,打算问问现在什么情况,得到的都是好消息。
“回孙神仙的话,现在大批御医已经带着军士分队从其他方向进入石艾县。”
“房相也已经种上了牛痘,尉迟大将军亲自押送着那些牛已经回到了大帐,现在留了几个御医再给其他军士种牛痘,相信用不了多少天大军就能跟上了。”
孙思邈听后不住点头,一个县城面积怎么都不大,自己这些人走的比较迟缓,估计大军种痘之后,等到身体痊愈半天功夫就能赶上,这么算算也就三四天时间。
看来自己的进度要加快了,需要赶紧赶到县城才是。
天色渐晚时,众人吃了一些东西。
让葛明高兴的是居然带了一些羊肉,还有松软的烙饼,一问居然是房玄龄让军士给葛明带的,满大营就这么一个娃子。
当然孙思邈也有相同的待遇,满大营这是最年长的人。
总算吃上了一顿还算可口的饭食,原本葛明不怎么爱吃羊肉,总是感觉羊肉味道太膻,现在吃的满口流油,一边吃一边想着,老房这人不错,贵为中书令还懂得尊老爱幼。
军士其实还好,经常能够吃上肉,尚振斌等从良的土匪就不一样了。
本就一年吃不上几次肉,这还饿了好些天,看葛明吃着烙饼卷羊肉口水滴答滴答。
葛明实在看不得这个,于是煮了一大锅水,把剩下的羊肉撕的碎碎的,丢进去就算羊肉汤了。
就这东西,这帮土匪都舍不得大口喝,一口烧饼一小口热汤。
要是喝到最近一点肉丝,不咀嚼个百十下都舍不得咽下。
这个就是贞观盛世的开始?哎,李世民啊李世民,你可要争气啊,这些勤劳的庄户,可连肉都吃不上呢。
四天之后,也不记得到底路过多少庄子,总算到了石艾县城下。
远远望去,城墙低矮,不过是黄土夯的而已,居然比临渝还要破旧。
城门紧闭不说,城墙上连个人影都没有。
王来顺拿起千里眼城门附近看看,这一看居然大吃一惊。
“城下附近是什么东西,咱瞧着怎么好像是尸体?”
这时候尚振斌带着哭腔说到:“军爷,这些都是当时跟小人一样染了病被赶出来的人。
小人这些人都想着进去,全都聚在城门附近,后来大部分人都死了。”
呜呜呜呜,尚振斌开始痛哭起来。
王来顺说到:“好了好了,哭个什么东西,能把人哭活了?这是天灾,怨不得别人啊。
咱们还是先把尸体处理下吧,不然城门都进不去。”
虽然不少尸体,但是现在军士加上尚振斌这些壮丁足有六十人,两人抬一个,一会功夫就把尸体全部放到距离城门比较远的地方。
挖了一口大坑,找了不少柴火烧了。
葛明看的胃里吐酸水,说不上那是什么味道,不过估计很久都不会吃烤肉了。
这么多人啊,全是同类,就这么死了,最后一把烧掉掩埋,人这一生看来也就是这么一回事啊。
葛明看着孙思邈,这老头眼圈又红了。
十天左右时间而已,葛明看多了生死,觉得自己都能铁石心肠了。
只是孙思邈还是如此“多愁善感”
,或许这是孙思邈能成为名医的原因吧,重视生命,永远都重视生命。
城门附近总算处理干净了,可是现在根本就没办法进入城门。
王来顺出前房玄龄有交代,此行不是打仗,一切要听孙神医的。
于是王来顺走到孙思邈旁边,施礼问道:“孙神仙,咱们下一步如何安排?是等着房相,还是派人进去打探下情况?”
孙思邈说到:“既然是来救灾的,那就不宜拖延,现在连城门上人都没有,也不知道城里情况如何。
不如派人爬上城墙打开城门吧,咱们先进去看看情况如何。”
既然孙思邈这么说了,那就赶紧进城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