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准备救灾(2 / 3)
亲一定是这套说辞。
只是穿越一趟还是应该做点事吧?天花是人类唯一制伏的传染病,而古代天花盛行,为此无数人丢了性命,保住命的也容貌全毁,成了麻子。
据说满清的康熙就是个麻子,因为小时候得过天花,顺治帝觉得这孩子命硬,于是才传位给了康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母亲,您要相信孩儿,孩儿和孙先生已经研究出了不会得天花的法子,孩儿保证不会有事。
孩儿既然有法子,就不能看着那么多人因为天花丧命。”
刘氏依然将信将疑,天花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知道流传了多少年的病,从来就没听说过能够预防的。
只是看到葛明无比坚信,再加上有孙神仙,或许真的没事。
“明儿,在家好好读书,将来进京陪太子读书不好吗?”
刘氏的潜台词就是不要折腾,以后还有大好前途等着你呢。
“母亲,孩儿一定要去,也不为什么功劳。
母亲,孩儿看过一句话,死死的记在了心里。
这世界破破烂烂,总有人缝缝补补,孩儿只想少些人受苦而已。”
“孙先生听说有疫病,收拾东西就打算去疫区,孩儿虽然不如孙先生那么伟大,但是也想成为孙先生这样的人。
前方虽有困难,但是还是会迎难而上。”
“母亲,让孩子去吧。”
刘氏从没听过葛明这样说话,看着才十一岁的葛明,眼中泪水又多了起来,用衣袖擦了擦眼泪,用手轻轻摸摸葛明的包包头。
心里有两个念想:孩子长大了,不然说不出这番话,孩子被孙神仙教坏了。
。
。
。
。
。
刘氏想着当年父亲刘文静义无反顾的跟着李渊起兵,不就是为了天下苍生吗?刘氏想到葛三爷当年反抗隋朝,不也是为了更多人活命吗?
孙神仙只愿世间少些疾病,明儿也想着让庄子上过的好些。
一个这么小的孩子,果然让庄子富裕了。
看来明儿不是被孙神仙教坏了,是从根上就是这样的品行。
想到这里刘氏居然有些释然了,收回了摸着葛明包包头的手,又擦了擦眼泪,挤了一个难看的笑容出来:“明儿,你像极了你外公和你父亲,为娘不拦着了,只盼望明儿早去早回。”
葛明又听到了外公,本来想多问问,但是这个时候明显时机不对。
“让你大哥、二哥陪着你去吧,路上也要有个照应。”
葛明心想好歹家里有留个啊,这要是团灭了葛家这一支就绝后了,也不算,大嫂肚子还有一个葛家的未来。
既然有把握,那就一起去,说不定大哥、二哥还能混个更好的出身,指不定能做官呢。
事情已经定了,那就要做好万全的准备。
母亲离开后葛明先去通知孙思邈,自己父母已经同意了,这也让孙思邈吃惊不小,这什么父母啊,心是真够大的。
然后找到了刘义,让刘义骑马送自己去庄子上。
看来骑马要抓紧时间学了,没“驾照”
真痛苦啊。
事情紧急,刘义就没骑家里那匹代步的驽马,而是骑了葛三爷的那匹战马。
不过后世五公里左右,一会工夫快马就到了。
见到禄伯葛明开门见山,禄伯听后也颇为为难,毕竟这不是打仗,而是比打仗还可怕的天花,自己心里也没底多少庄户愿意跟着。
“禄伯,孙先生已经找到了防天花的法子,出之前会给大家把药吃了,到了疫区也不会得天花了,再说我也不会看着庄子上的人送死不是?”
孙思邈非常有权威,比葛明这个娃子更加容易让人信服,禄伯听后心里就有些底了。
于是禄伯让人召集庄子上的人,不少人从家里,工坊出来,到了庄子上的晒场。
庄户人看到原来是小郎君来了,还把大家都召集在了一起,想着一定是出了大事,只盼望是好事,如今日子过的好了,可不愿意再过穷日子了。
葛明站在一块石头上,想着到底应该说些什么?什么民族大义说了估计没用,还是应该通俗一些。
“各位乡亲父老,估计大家可能也有耳闻,关中闹了旱灾。
不但有旱灾,还闹起了疫病。”
葛明一番话,下面就议论纷纷,疫病这种事早就在庄子上传开了,而且非常早。
因为庄子上经常会来不少小贩、商人,这些人的消息更加灵通一些。
“天花是会人传人的,这要是传到河北,不知道会出什么后果。
不过不要担心,孙神仙已经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了,现在需要一些人手,护送药去关中。”
“今天本小郎君来的目的很简单,这是立功的大好事,不能便宜了外人,需要从庄子上抽调一些青壮。”
葛明顿了顿接着说到:“本小郎君也会陪着孙神仙去。”
庄户对孙神仙信任已经到了盲目的程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