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长孙皇后拆包裹(1 / 3)

加入书签

魏攀恭恭敬敬把书信双手递给李承乾。

“启禀殿下,这是葛明的回信,另外还有葛明送给太子殿下的礼物,说是作为笔友的见面礼。”

“笔友?哈哈,倒也贴切。”

李承乾接过书信,抱着木盒子,开心的回了书房。

魏攀叫过服侍李承乾的小太监,说到:“陛下有口谕,等到太子看完书信,把里面的菜单抄上一份送到御膳房。”

说完这才带着两个小宦官走了。

回到书房内李承乾迫不及待的打开书信,现已经被拆封,敢拆本太子书信的人除了父皇就是母后了,里面内容怕是父皇已经看过了。

葛明的书信李承乾看起来同样不习惯,从左往右不说,里面还有好多奇怪的符号。

葛明的书信在李世民看来多是胡说八道,但是李承乾年纪小比较好忽悠。

等到看到报菜名时,李承乾就坐不住了,里面的东西几乎全都没吃过。

这让李承乾心里极度不平衡,本太子吃的还不如乡下野小子。

最后看到署名时一愣,这人不是叫葛明吗?怎么署名是好名字都被猪占了?想了半天都没想明白,于是打算再把书信看上一遍。

翻到书信的第一页,信的开头明哥儿你好,几个字映入眼帘,李承乾总算是明白了,两人都可以称呼对方为明哥儿。

居然有人敢戏耍本太子,葛明这小子怕是活腻了。

不过片刻之后拍着矮几哈哈大笑,让旁边的小太监看的莫名其妙。

伺候的小宦官乘机说到:“太子殿下,陛下口谕,把里面菜单抄一份,送到御膳房。”

李承乾笑够了之后说道:“知道了。”

其实李承乾正有此意,于是拿起纸笔,把报菜名这段贯口抄了一份,让小太监送到御膳房。

小太监走后,李承乾拿出葛明送的木盒,现里面是棋子和棋盘。

棋子全部雕成兽头形状,惟妙惟肖,这算是葛家出品的斗兽棋中的高端货了。

里面还有玩法说明书,这个在当时算是创了,李承乾拿到新玩具心痒难耐,但是苦于身边无人陪着下棋,于是打算找老四玩上几局。

李承乾口中的老四就是李泰,跟葛明一样排行老四,而且也是个白白嫩嫩的小胖子。

别看只有八岁,比李承乾的功课更好。

这么小就聪慧异常,自然深的李世民的喜欢。

同样请了名师教导,担任李泰老师的是王珪,几个月前还跟魏征一样作为李建成的左膀右臂。

人生际遇真是变化莫测,跳槽之后待遇更好,如同后世一般,升职加薪基本只能通过跳槽。

王珪也算是初唐的名相,宽容大度且恪尽职守。

要是让葛明来选,自己也愿意跟着王珪学习,萧瑀这人过分痴迷佛教,跟他祖宗差不多。

至于孔颖达,这种人不过书生而已。

李承乾抱着木盒到去找李泰,李泰同样刚下课,还在埋头写字,如此自律的娃子,怎么会有人不喜欢的?

葛明的自律是因为成年人的灵魂在作祟,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对于娃子来说就,能坐得住就非常非常难能可贵了,更不要说下课之后还在写字。

看到李承乾进了李泰书房,服侍的小太监赶紧给太子殿下施礼,埋头的李泰这才知道太子大哥到了,赶紧站起身来拜见大哥。

李承乾笑着说到:“老四,今天大哥带了一个好玩意。

还记得弄出拼音的葛明不?托人带过来的斗兽棋,咱们玩上一把?”

要是没人找李泰娃,这孩子确实能主动学习,但是毕竟是个孩子,玩才是天性。

听到是葛明弄出来的东西,也十分好奇。

葛明的聪慧李泰从父皇口中听过,从大哥口中听过,从魏征口中听过,认为自己也是年幼聪慧的李泰自然不服。

于是两人一起看看说明书,让小宦官把矮几收拾好,马上就玩上了斗兽棋。

第一盘李承乾没赢,第二盘李泰没输,第三盘李承乾耍赖李泰不愿意。

正在兄弟两人争得面红耳赤时,魏攀又到了,原来是请两位殿下陪着陛下、皇后用晚膳的。

李承乾一抬头,才现天色都已经渐黑了,这才停止耍赖。

“老四,这盘还没下完,还没分胜负,咱们把棋带着,等用了晚膳继续。”

“大哥居然耍赖,小弟佩服的紧。

三盘两胜,就算这盘棋没下完也是你输。”

“好好好,算大哥输。

咱们赶快去等着用膳,今天说不定有好吃的。”

说完让小太监把斗兽棋收拾好,拉着李泰一起去了后宫用晚膳。

两人性格非常鲜明,李泰更认真,李承乾更随性一些,甚至有些耍无赖。

李世民早早就到了后宫,身后的几个小太监抬着一个箱子,看样子里面不轻。

“陛下,今天怎么过来的这么早?”

说话的正是长孙皇后。

李世民微微一笑:“朕给皇后送礼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