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差点忘记本小郎君是县令之子(1 / 3)

加入书签

葛明笑着说到:“以往先生是治身,今天这是治心,小子觉得这才是医道的最高境界。”

孙思邈说到:“你表哥一进来老道就看出来怎么回事了,只是脑残者无药医也,老道确实没办法医治。

所以随便跟你这个表哥聊了聊,这孩子纯真烂漫。

至于那番话,老道只是希望他不被歧视,其实那样活一辈子也未必是坏事。”

葛明说到:“小子就是这个意思,表哥只是跟我们有些不同而已。

但是这话从神医口中说出来,自然更有说服力。”

孙思邈又接着说到:“这孩子力大无穷,以后还需好好引导,因为他不知道自己力大无穷,要防止他不经意伤到其他人。”

葛明点头说到:“确实如此,不过表哥挺怕父亲的。”

孙思邈说到:“有所顾忌才能好好引导,但是你父亲公务繁忙,怎么可能时时刻刻引导?”

葛明笑着说到:“小子有办法,表哥喜欢吃,对于吃小子是在行的。”

孙思邈笑着摇摇头,说到:“一个不过十岁,好像二十多岁,一个二十来岁,只有八九岁。

老道也不知道你们两个到底哪个有病,哪个正常?”

葛明笑着说到:“小子跟表哥都正常,您刚才说了,不要有歧视。

小子不过是有些早熟而已,表哥只是晚熟了一些。”

孙思邈说到:“老道最担心的就是你以后长不高,因为心眼太多了,哈哈哈哈。”

葛明的苦日子总算来了,因为有这样一个纯真烂漫的表哥,就喜欢跟着葛明。

连葛明去孙思邈那里读书也要跟着,如同狗皮膏药一般。

原因很简单,葛明总是能够弄出新鲜的吃食。

一个十岁的小小少年,身边老是跟着一个壮汉。

好像大白,又好像龙猫,让原本有些痴肥的葛明居然显得瘦小无比。

中秋节对于大唐人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跟春节、清明、端午并称四大节日。

而且中秋节真正定型就是在唐初,于是葛明打算为这个节日的定型添砖加瓦。

中国人过节,往往都跟吃喝有关。

既然快要到中秋节了,那么月饼肯定是少不了。

这天早上一家人还有姑姑、表哥等人用过了早饭,葛明跟母亲请示出去逛逛。

刘氏笑着说到:“出去逛逛也好,总不能每天闷在家里。”

你要是天天出去逛,家长肯定说不你不着家。

要是天天不出去,家长同样闹心。

哪怕是在后世,葛明都没掌握好这个度。

秦军一听要出去逛,也赶紧跟葛氏请示:“娘亲,孩子也想出去逛逛。”

葛氏笑着说到:“那就跟着你表弟一起去,到时候多带些人就是了。”

又要带这个吃货,葛明老大不情愿,但是不能表现出来。

于是笑着对葛氏说道:“姑姑放心,小侄会照顾好表哥的。”

葛氏听完笑着点头,继续跟刘氏唠家常。

葛三爷起身准备回内宅换衣服出门,葛明见状说到:“父亲大人,过几天就中秋节了,中秋家宴不如让孩儿来操办好了。”

葛三爷笑着说到:“为父倒是没意见,粮儿,把你岳父和妻弟也请过来,咱们一起赏月。”

葛粮听后说到:“侄儿乐意至极,上次美食之后妻弟至今念念不忘,岳父大人想来也是如此吧。”

葛三爷又对葛明说到:“为父本就打算请上亲家公,不过还没想好怎么操办,这下好了。”

说完转身回了内宅。

葛明:。

带上表哥、丁香、小丫、小猴子等人,这就打算出门。

然后福伯就出现了,还带着只见过一次的刘义,这个刘义就是当时葛仓受伤,骑马到庄子通知葛明和孙思邈的人。

福伯笑着说到:“老仆跟着小郎君吧,也好有人会账。”

刘义说到:“小人会点功夫,也能搬搬抬抬。”

嗯,会点功夫跟搬搬抬抬好像没什么关系吧?

这样一行人才算正式出了门,葛明想出来逛逛,主要还是因为秋天吃的东西可能多一些。

除了吃,葛明确实不知道买点什么。

虽然葛明心里年纪不小,但是身体还是个娃子,正是贪吃而且能吃的时候,自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馋。

出府门直奔县城最繁华的地方,也就是东西南北大街形成的井字中间的这一片。

福伯在葛明身边跟着,旁边是肥硕的表哥。

后面是丁香、小丫和小猴子,走在最后的自然是有点功夫的刘义。

葛明一边走一边跟表哥闲聊,秦军显得异常开心。

“表哥,你在家里是不是经常出去逛逛?”

秦向军说到:“才不是呢,父亲和母亲经常不让我出去,我只好待在家里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