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要开始折腾了(2 / 3)

加入书签

帮我准备笔墨纸砚。”

小猴子本就是小厮加书童的角色,赶紧找出笔墨纸砚,把纸张平铺在矮几上,取了清水和墨条开始研墨。

“丁香姐,家中可有相熟的木匠?”

葛明对着丁香问道。

“小郎君,府门外大街东头就有家木匠店,咱府上家具、屋子修缮都是找的这家。

店主姓王,忠厚老实,手艺还不错。”

“那就好,我画几张图,让木匠打造一套桌椅,用来读书练字。”

说完跪坐在矮几旁边的蒲团上,此时小猴子已经研好了墨。

虽然葛明前世没学过绘画,不过只是画桌椅而已,难度并不大。

片刻功夫,立体的书桌、椅子就画完了,再根据个人身高大致标注下尺寸。

只有九岁,只胖不高,所以只能做套小学生的座椅。

椅子要做的宽大一些,不然自己坐不下。

这也是葛明决定每天坚持锻炼的目的,担心自己光长肉不长个。

这要是个矮胖子,就算学识五车,在人眼中也会大打折扣。

来都来了,自然要做个翩翩美少年才是。

画完了一套桌椅,又画了一条四角短裤。

唐代已经有裤子了,不过都是肥腰粗腿的长裤。

虽然没有松紧带,但是不要紧,穿上布条就是了。

全部画完吹干了墨汁,葛明叫丁香到矮几旁边。

“丁香姐,这个叫椅子,四条腿有靠背,是用来坐的。

这是书桌,下面是抽屉,可以放笔墨纸砚和书籍,让木匠尽快做好。”

丁香看到桌椅的图,再听了葛明的解释也能懂个大概。

桌子就像是变高矮几,椅子就是有靠背的胡凳。

葛明拿起另外一张四角裤的图,接着说道:“这是贴身的短裤,看好我的身量,找个裁缝多做几件,料子要透气要柔软。”

说完现丁香没反应,抬头一看丁香脸已经像红布一般。

葛明也有些尴尬,假装咳嗽了一声:“丁香姐,听明白了没?明白了就赶紧去。”

丁香赶紧称是,逃命一般的走了。

这是什么意思,害什么羞?不是唐代风气不比后世保守吗?难道历史记载有误?

然后叫小猴子过来,“小猴子,本小郎君安排给你一项重要任务,一定要给我做好了。”

“小郎君放心,小的一定办妥。”

说完还拍拍瘦弱的胸膛表忠心。

“你吃过早饭就出府,看看城里多少家书肆卖纸,再问问价格几何。”

这是后世带来的习惯,先了解下纸张的价格,做个大概的统计。

后世只在电视和景点中看过古法造纸,感觉起来比较简单,除了人工几乎没什么成本。

葛明是这样打算的,如果纸的质量不好,那就做草纸,上厕所专用。

如果质量还不错,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跑遍整个县城?这可不是葛明为难小猴子,这不是后世,唐初五千户以上就是个上县,上县一般是有两个县尉做执行工作。

临渝县只有一个县尉,就是葛家“世袭”

的,所以是中或者下县,全县连五千户都没有,再加上周围的村庄,城里肯定没多少人,那么整个县城必定不大,葛明估计最多跟后世的小镇差不多。

小猴子走后葛明打算看看书、练练字,此时启蒙的书籍就是千字文,里面字基本都认识,但是几乎都不会写。

再难写也要写,绝对不能做文盲,再说了这个年纪除了读书还能做什么?

丁香拿着葛明给的两张图,并没有马上出府找木匠和裁缝,而是回到刘氏居住的正房。

刘氏看到丁香手拿几张纸,疑惑的问到:“明儿在做何事?纸上又是何物?”

于是丁香拿着图给刘氏,“小郎君说这个是椅子,坐在椅子上不会脚麻,靠背可以让人端坐。

这是桌子,用来看书练字。”

说完又拿起另外一张纸,用低不可闻的声音说到:“小郎君说这个是贴身的衣服,代替兜裆布的。”

刘氏拿着两种图观详了好一阵,便对丁香说到:“这套座椅找木匠赶紧给做出来,好像跟胡凳、矮几差不多,有个靠背还算巧妙。

这贴身的衣物让府上丫鬟婆子做几件也就是了,记得去库房找柔软的料子做。”

丁香答应一声就出了房门。

葛明正在练字,年纪小手上没什么力气,好在字写的还算周正。

书法除了天分之外还是需要苦练,几乎任何艺术门类大多讲究水滴石穿。

葛明认为只要勤学苦练,虽然书法未必出众,但也能写的一手好字。

后世很多字体在现在都还没有,等手腕有力气之后,再想想后世的一些常见字体,说不定也能小成。

比如说后世最常见的宋体字,除了周正之外几乎没什么艺术特点,但凡是出版物几乎都是宋体字。

宋体字起源跟雕版印刷有关,书写度较快是比较优秀的特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