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o9章 不打不相识(1 / 2)

加入书签

没过两天,王建国真的找上门了。

“姐夫,你看看这些料子怎么样?”

王建国指着身后几个工人抬进来的木材,脸上带着几分得意。

李明仔细端详着这批木料,心中不由暗暗点头。

这小子还真有点门道,这些料子成色不错,纹理清晰,而且干燥程度也到位了。

虽然算不上顶级货色,但做家具绝对够用。

“料子确实不错。”

李明抚摸着一根楠木,“你从哪儿弄来的?”

“嘿嘿,我有我的渠道。”

王建国神秘一笑,“姐夫,咱们之前那事…”

“过去就过去了。”

李明摆摆手,“既然你能弄到好料子,咱们就是合作伙伴。

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质量必须保证,价格也得公道。”

王建国连连点头:“那是自然,我王建国做生意从来不砸自己招牌。”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开始着手制作家具。

他先画好图纸,然后按照尺寸开料。

每一个步骤都精确到毫米,不容一丝马虎。

王建国起初还有些不以为然,觉得做个家具哪用得着这么费事。

但当他看到李明娴熟的手艺和精湛的工艺时,整个人都看呆了。

“姐夫,你这手艺是跟谁学的?”

王建国蹲在一旁,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李明手中的刨子。

“自学成才。”

李明头也不抬,继续刨着木料。

实际上,这些技艺都是他从收藏经验中悟出来的。

见多了明清家具的精妙结构,自然就知道该怎么做了。

“自学?”

王建国瞪大眼睛,“姐夫,你可别骗我。

这榫卯结构,没个十年八年的功夫,哪能做得这么精细?”

李明停下手中的活儿,看了看王建国:“你还真懂行。”

“我从小就在木匠铺里混,什么没见过?”

王建国拍拍胸脯,“但像你这样的手艺,我还真是头一次见。”

两人就这样一边聊着,一边干活。

王建国虽然嘴上不饶人,但手脚倒是麻利,很快就成了李明的得力助手。

一个星期后,第一套家具完工了。

“我的天!”

王建国围着这套明式圈椅转了好几圈,“姐夫,这哪是家具啊,这简直就是艺术品!”

李明也很满意这套作品。

椅子线条流畅,比例协调,每一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琢。

虽然用料不是最顶级的,但凭借精湛的工艺,完全可以媲美古董家具。

“姐夫,我有个想法。”

王建国搓着手,“要不咱们开个家具厂?就专门做这种高档家具,保准赚大钱!”

李明愣了一下,这个念头确实在他脑中闪过。

以他的眼光和技艺,开家具厂绝对是个赚钱的买卖。

但转念一想,开厂子意味着要管理工人、跑销售、处理各种杂事,那得多累啊。

“算了吧。”

李明摇摇头,“开厂子太操心,我可不想把自己累死。”

王建国还想劝说,但看李明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多说。

不过心里却暗暗琢磨,这么好的手艺不用来赚大钱,真是太可惜了。

“对了,姐夫。”

王建国忽然想起什么,“明天有个木材商请我吃饭,你要不要一起去?他那里据说有不少好东西,还有一些旧家具。”

听到旧家具,李明来了兴趣。

现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不识货,说不定能淘到什么好东西。

“行,明天我跟你去看看。”

第二天下午,李明跟着王建国来到城东的一个木材厂。

这个厂子规模不小,院子里堆着各种木材,空气中弥漫着木头的香味。

一个四十多岁的胖子迎了出来,正是木材商老板张富贵。

“建国兄弟,这位就是你说的那位高手吧?”

张富贵热情地伸出手,“久仰久仰!”

“张老板客气了。”

李明淡淡地握了握手。

“走走走,先看看我的宝贝。”

张富贵领着两人往屋里走,“我这里可有不少好东西。”

一进屋,李明就看到墙边摆着几件家具。

有椅子、有桌子,还有一个小柜子,看起来确实有些年头。

张富贵得意地拍拍一把椅子:“这是明代的官帽椅,你看这包浆,这纹理,绝对是真品!”

李明走近仔细观察,心中暗笑。

这椅子虽然做工不错,但明显是民国时期的仿品。

木质偏新,包浆也不够自然,一看就是人工做旧的。

“这张桌子也是明代的。”

张富贵又指着一张八仙桌,“当年我花了五千块才收到手,现在少说也值一万!”

李明看了看,同样是仿品,而且仿得还不够好。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