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6章 全是坑的问题(1 / 2)

加入书签

“民民生?”

刘协有些为难的环顾左右,可在场的除了刚刚大战一场的赵云和典韦,就只剩下曹操和李忧二人,平日在朝堂上有不会的问题,好歹还有荀彧帮衬着,可现在,确实实打实的孤立无援了,

“曹公大汉子民在你的治理下,已经丰衣足食,还有什么非要聊的吗?”

“那怎能一样!”

曹操冷然一笑,今日他是打定了主意,一定要让这天子当众出丑,毕竟那李伯川已经把整套的计划都拿了出来,这么阴损的招,他要是不用,自己都觉得对不起李忧!

“陛下!”

“民以食为天,以君为,让大汉每个百姓都吃饱肚子,本就是天子的分内之事,微臣年岁已老,但天子尚且年轻,要是日后微臣故去,天子又该如何?”

“那可就真谢谢老天爷了!”

刘协在心里狠狠骂娘,毕竟就算借他一万个胆子,他也不敢当着曹操的面说这话,天知道那典韦会不会将他和那石凳一同扔进池塘里去,

深吸一口气,

刘协强忍着堆出一副笑脸,看着曹操说道,

“好,既然曹公已经这么说了,想聊什么,就请曹公直说吧!”

“诺!”

曹操拱了拱手,给李忧使了个眼色,在见到后者微微点头后,曹操才重新看向天子问道,

“陛下!”

“假使蜀地遇见蝗灾,颗粒无收,义仓又吃紧,无法开仓放粮,天子可有治理的法子,不需要彻底解决问题,只要是良方皆可!”

“这”

刘协求助的看向李忧,可后者就如同傻子似的,刘协一看他,他就笑,主打一个伸手不打笑脸人,弄得刘协一股子邪火,却不知道该找谁泄,

“曹公”

刘协咽了下口水,没人帮忙,他就只能按着自己的想法来答,

“这种事,朝廷自然有规矩和流程,按照规矩行事,自然可保百姓无虞,就算蜀地没粮,但长安总有粮食,差人送过去,难道不成?”

“按规矩行事,那就得天子肯,选定济灾官员,开长安粮仓,核对粮草数目,派人护送运输,且不说这么多粮食在路上会不会被截,就算能一路平安,也要走蜀道天险,等粮食到了,百姓估计也要死光了!”

“那”

刘协愣了一瞬,有些不知所措的回道,

“曹公可有更好的法子?”

“移粟救抿自然可以,但怎么能用长安的粮食,应该由荆州募集粮草,西入蜀地,避开蜀道天险,用最快的度抵达灾地,”

“同时动当地豪绅,许利让其救济灾民,对于家中青壮故去,只留妇孺者,不限灾伤之分数,并容借贷,不拘民户之等第,均令免息,”

“这些种种,都是救灾之法,陛下怎的一无所知?”

“我”

刘协已经不知道这是自己的第多少次语塞了,其实说实在的,这确实也不能怪他,没人知道,如果真有一个老师好好教他,他会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但事实就是,

现在的刘协,对于大部分的民生问题,都只停留在一个模糊的概念,包括他之前说从长安运粮,而没有提及荆州,本质上,还是对地里条件的认知缺失,

一个君主,对自己掌控的土地都不了解,无疑是会让人失望的,这也是曹操会提出这个问题的原因所在,毕竟从直线距离来看,长安其实是比荆州,起码是比襄阳更靠近的,

可蜀道的难走,还是没有被刘协考虑进去,或者说,曹操挖下的坑,终究还是被刘协跳了进去,

面子落了,要是正常情况,曹操也应该见好就收,但事实就是,曹操根本没有任何点到为止的打算,一桩桩一件件,各种刘协听都未曾听过的民生问题,就这么被曹操直愣愣的甩在他脸上,

一个又一个错误答案从刘协嘴里蹦出,

短短半柱香的时辰,

在信心被摧毁的同时,刘协的答案也开始越来越离谱,这一点,从旁边赵云的脸色上就能可见一斑,

赵子龙,在平原政务厅本就算是半个文官,在平原还没有庞统的时候,他也会被抓过去凑凑数,所以一些基本的问题,他还是能知晓答案的,

这些问题,其实是越来越简单,甚至赵云感觉,如果这位汉天子在朝堂上能够好好听群臣说话,也不至于达成这个样子,

“咳咳”

似乎是意识到自己答的实在不妥,

刘协只能轻咳两声,转移话题道,

“曹公,这些问题,确实让我反思良多,或许是因为常年高居于此,有些不解百姓疾苦了,今日之后,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