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章 渔鼓(1 / 2)
一夜无事,东方泛起鱼肚白之时,唐僧一行人已经再度踏上了西行的路。
这样的赶路日子,他们都已经习惯了,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常,没有丝毫异样。
孙悟空却是始终无法将昨晚那一闪而逝的心悸感忽略,时刻警惕着这边。
他的直觉告诉他,此地存在危险,且与过去所遇的危险有所不同。
前前后后遭难这么多次,孙悟空岂会当真半点端倪都看不出?
这西天取经的劫难,劫与劫却并不相同。
当然,不至于身死道消的劫难,未必就比真奔着吃唐僧肉的劫难简单与轻松。
不致命,反倒可能更加凶险。
不能直接通过降妖除魔来破解的劫难,在孙悟空看来便是最麻烦的。
孙悟空始终在尝试着找寻出让自己不安的根源,却一无所获。
数日赶路下来,什么都没有生,是那样的平静。
同时,女儿国引起的禅心涟漪,也终于渐渐归于平息,取经的队伍一切如常。
又是一日赶路,眼见日当正午,四周所见,尽是荒野,不见人烟,幽深宁静。
唐僧细细擦拭额上的汗珠,看了看天色,便打算让孙悟空前去探一探路,寻个合适的地方暂做歇息。
“悟空……”
却在这个时候,有声音远远地传来,融入这幽静的自然之中,空谷传响,隐隐约约,却道韵天成,颇有几分缥缈出尘气息。
在唐僧都听见之际,孙悟空等人自然是更早便是听见了,听清了那悠扬的道歌。
“咦?此人的话语之中,还真有几分道韵在,似是什么得道高人,难不成这附近有什么道观?今日的斋饭看来是有着落了。”
猪八戒当先开口道,带着些许喜意。
从那声音之中,他清晰感应到了那种出尘飘渺的仙道气息,做出了猜测。
只是他转头看向前方的孙悟空时,却见孙悟空状态有些不对,不由为之疑惑:“猴哥?怎么了?”
此刻,猴子有些恍惚,随即回过神来,身体骤然紧绷,沉默不语,那目光之中瞬间闪过的思绪,前所未有的复杂。
惊喜,转而惊疑,甚至带着一丝怒意。
“……
不会机谋巧算,没荣辱,恬淡延生。
相逢处,非仙即道,静坐讲《黄庭》
……”
渔鼓声相合,风声之中的人声是那样的清晰。
猪八戒等人只觉得这声音之中满是出尘与飘渺仙气,可听在孙悟空耳中,却如惊雷闪过,甚至生出怯意来。
怎么可能!
这便是孙悟空心中最大的疑惑。
难不成是什么妖怪制造出来的幻境,窥探了深埋在心底的秘密?
这让孙悟空直接生出了强烈的杀意,浓郁而纯粹。
因为这对于孙悟空而言,是从不曾与任何人说起过的秘密,理当不应该有任何人知晓这些。
至于说并非幻境,而是真实,这样的可能先就被孙悟空给排除掉了,这种事绝对不可能,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遥遥传来的声音,孙悟空并不算熟悉,因为他只听过一次,但只是一次,却让他印象深刻。
当初他四处寻仙访道,曾在灵台方寸山下,遇到过一个打柴为生的樵夫,给他指了一条上山的路,通往祖师的道场斜月三星洞。
声音似乎有所变化,却依旧能够判断出来,应该就是那打樵人。
所唱的道歌,却是一字不差,与他记忆之中一般无二。
可是,这是不应该出现的,因为那已经是近千年前的事情了。
孙悟空记得清楚,那樵夫曾经说过,他不过是凡俗之人而已。
自己邀他同去斜月三星洞求那长生不死之道,却是被对方拒绝。
对方自言,无意于长生之道。
孙悟空自身为求长生之道,跋山涉水,漂洋过海,却是难求。
而对方就站在仙缘近前,却安于平凡,砍柴为生,让孙悟空对这只有过一次照面的樵夫印象不浅。
而若是对方真如他所说那般,就不应该也不可能会出现在这里,孙悟空也绝对不想再看见他,尤其是在这西行的路上。
他更希望,那位有些不同寻常的樵夫,永远只是他见过那一面的样子。
在对方身上,他才看得见那无妄无执的然。
有人仙缘在前,却甘于凡俗平常,这对于一心求长生不死的孙悟空来说,实在难能可贵。
压下心中翻涌的思绪,孙悟空身上的气息无声中多了几分凛然,不自觉地散出了些许沉重,让猪八戒与沙悟净都一时间不敢开口询问,更不明白孙悟空为何会突然有这样的异常。
“悟空,我方才听见了人声,你去寻人问一问路,看看此地是何处,能否化缘一番。”
唐僧却是并未察觉到孙悟空身上散出来的异样气息,开口道。
但孙悟空此刻却是本能地不想去探查一个究竟,同时心中的不安更甚。
“听声音离着不远,就在前方,我们一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