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修缮城防(1 / 2)

加入书签

正说话间,武飞雪带领幸存的伏兵归来,看到赵羽安然无恙,紧绷的神经终于放松,竟一个踉跄险些摔倒。

赵羽快步上前扶住她:“辛苦了。”

武飞雪摇头:“能为殿下分忧,是末将的荣幸。”

当晚,龙牙镇举行庆功宴,同时祭奠阵亡将士。

酒过三巡,赵羽起身道:“此战能胜,全赖诸位将士用命。

明日我要亲自为阵亡将士举行隆重葬礼,并厚待他们的家属。”

众将轰然应诺。

宴后,赵羽独自来到城墙上,望着满天星辰,若有所思。

王瑾走来道:“殿下,有密报。”

赵羽接过信函,看完后脸色变得凝重:“北齐并未放弃,他们正在集结更大的兵力。”

“这…”

王瑾惊讶,“莫非他们不知道殿下的真实身份?”

赵羽冷笑:“正因为知道,所以更要置我于死地。”

“那我们…”

“传令下去,”

赵羽目光坚定,“全力修缮城防,补充兵员,准备迎接下一场更大的战役。

龙牙镇,只是开始!”

时间如流水,转眼已是深秋。

龙牙镇之战后,边境暂时恢复了平静,但所有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赵羽站在新修的城楼上,看着城下百姓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杂陈。

这场战争已经夺走了太多生命,而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殿下。”

武飞雪走上城楼,递来一封信函,“京城来的密信。”

赵羽接过,仔细阅读后,眉头紧锁:“果然,朝中有人对我防守龙牙镇一事颇有微词。”

“他们又在胡说什么?”

武飞雪忍不住问。

“说我耗费大量兵力守卫一座边陲小镇,劳民伤财,不值得。”

赵羽冷笑一声,将信函揉成一团,“他们根本不知道龙牙镇的战略意义。”

武飞雪沉默片刻:“殿下在朝中的处境,恐怕不太妙。”

赵羽摆摆手:“管他呢,我只知道,守住龙牙镇就是守住了北境安宁。

走吧,去看看军需调配。”

两人刚走下城楼,远处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一名信使风尘仆仆地冲到赵羽面前,单膝跪地:“殿下,急报!”

赵羽接过信函,展开一看,面色骤变:“北齐太子亲自率军,已经越过长川,直扑我境内!”

消息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在龙牙镇引爆。

众将聚集大厅,神色凝重。

“北齐太子萧逸亲征,这次至少带了五万大军。”

徐国忠汇报情况,“比上次呼延豹来犯时多了一倍有余。”

李青忧心忡忡:“我们现有兵力不足两万,如何抵挡?”

王瑾问道:“是否向京城求援?”

赵羽摇头:“来不及了。

从接到消息到敌军抵达,最多只有三日时间。

这次,我们只能靠自己。”

武飞雪沉思片刻:“若敌众我寡,不如放弃龙牙镇,退守青山隘口,以地形之险阻敌。”

众人议论纷纷,赵羽却一言不,闭目思索。

良久,他猛地睁开眼睛:“不,龙牙镇绝不能弃!”

“殿下!”

众将惊呼。

赵羽站起身,走到沙盘前:“龙牙镇看似只是边境小镇,实则是我国北境咽喉。

一旦失守,北齐军可长驱直入,直捣京城。

更何况…”

他顿了顿,“镇内还有数万百姓,我不能抛弃他们。”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王瑾问。

赵羽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既然正面无法抗衡,那就智取。”

当晚,赵羽秘密召见了几名心腹,包括武飞雪和王瑾,详细制定了应对之策。

次日清晨,赵羽命令全城百姓停止日常活动,集中精力储备粮食、修筑防御工事。

大街小巷,男女老少齐上阵,一片忙碌景象。

“殿下,北齐使者求见。”

守城士兵来报。

赵羽冷笑:“又是来劝降的吧?带他进来。”

使者被带入大厅,傲慢地宣读北齐太子的诏书:“…燕国不遵盟约,屡犯我边境,今太子亲征,必将荡平龙牙,直捣燕京。

尔等若识时务,立即投降,可免一死;若顽抗到底,镇内百姓,鸡犬不留!”

“说完了?”

赵羽平静地问。

使者一愣:“嗯?”

赵羽突然拔剑,寒光一闪,使者的头颅应声落地,鲜血喷溅。

“殿下!”

众人大惊。

赵羽收剑入鞘,冷冷道:“把他的头颅挂在城门上,让北齐太子知道,龙牙镇不是他想拿就能拿的!”

武飞雪上前:“殿下此举恐怕会激怒北齐太子,加他们进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