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2 / 2)

加入书签

而礼部尚书王星辰本想出列,但看到吏部尚书郑阳轻轻摇头,叹气一声忍住了。

他们都看出来,宰相钱惟庸这招的毒辣!

那些定北军士卒都跟着镇北侯出生入死,此时让他先提供部分抚恤奖赏名单!

手心手背都是肉,到时他一旦一碗水端不平,就可能引发定北军内部士卒的不满。

这就是明显在为杨家挖坑。

“犒赏一事已了! 诸位爱卿可还有事?”

“陛下!大华和契丹战争这么多年,这是我们取得的第一次正面大捷!是此次雁门关大捷取胜的关键!

“赖因桃源县李天华智勇双全,火烧敌营,阵斩敌酋,微臣认为,此人按战功该封爵!”

郑纲再次出列,大声说道。

“什么? 封爵?”

一石激起千层浪,朝廷顿时如炸了锅一般。

大华立国一百多年,开国皇帝赵恒山,当时只册封可以世袭罔替的三公、八侯、十二个伯爵。

可见在大华,这爵位还是很值钱的!

而至于那些不能转给子孙的子爵、男爵等,其后代也可以承蒙祖上余荫,渐渐转为世家大族。

再加上他们之间相互联姻,以及各种利益关系!

在地方上的势力,都是盘根错杂,起码也可以呼风唤雨。

所以无论谁一旦被封爵,哪怕只是最低等的男爵,那他也就自动成为统治阶级一员,有了极高的社会地位。

在大华朝,读书人终极目标,就是京城东华门唱名,高中进士,鱼跃龙门,成为朝堂大佬。

但对武人来说,要想出人头地,光门耀祖,终极目标就只有立功封爵。

又因赵家皇室一直采取重文轻武政策,这么多年武将被打压厉害,

为了文武平衡,到了惠宗帝的老爹哲宗帝时,才下旨明文规定,非军功者,不得授爵。

但自从赵全真登基做皇上这么多年以来。

因对外屡打败仗,对武将封爵几乎是凤毛麟角。

一名武将想要被封爵,比文人考中进士难度大多了

至于朝堂上那些求和派的当朝大佬们。

呵呵,不好意思,反正和他们没半毛钱关系,都好像忘了还有立功封爵这一事。

所以当众人听到,东北都督府行营大总管郑纲,提到这事。

顿时都是一片哗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