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专业导游(1 / 2)

加入书签

林北的提议立刻得到了李兵和高小娟的响应。

来首都一趟,不去看看皇帝住的地方,确实说不过去。

于是,三人搭乘有轨电车,到长安街的站点下车。

六十年代的四九城,街道宽阔却车辆稀疏,更多的是自行车大队。

他们沿着长安街前行,这条街见证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从贫穷落后到最后的强大。

每当举行阅兵仪式,军人们踏着整齐的步伐,似钢铁洪流一般,从长安街走过接受检阅。

没走多远天安门城楼便映入眼帘。

城楼上悬挂着伟人巨幅画像,五星红旗在城楼两侧迎风飘扬。

高小娟抬头仰头看着,眼中充满了尊敬与激动,下意识行了个注目礼。

穿过天安门门洞,迎面便是端门,再往后走,才是故宫的入口——午门。

在午门一旁的售票处,林北买了三张门票。

这时候的故宫门票极其简朴,就是一张小小的纸质卡片,价格只有几毛钱。

验票进入,跨过金水桥,穿过太和门,眼前豁然开朗,

巨大的广场尽头,便是故宫的核心建筑,巍峨壮丽的太和殿。

重檐庑殿顶,琉璃瓦在阳光下反射着金色光芒。

“这就是唱戏里说的金銮殿啊……”高小娟看得有些呆了,紧紧握着林北的手。

“皇帝以前就住在这里面?”

“是啊,社会解放了,以前皇帝才能待的地方,咱寻常老百姓也能进来参观。”

林北点头,虽然他前世去过好几趟故宫,但再次踏进这里,心中仍旧会感到震撼。

三人随着稀疏的人流向前走着,依次参观了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看着殿内那高高在上的龙椅、蟠龙金柱,李兵连连感叹。

“这得花多少钱才能起来,听说当年姓孙的,盗了慈禧的墓,里面的宝贝不计其数!”

都是这个败家娘们,让国人受尽了压迫屈辱,洋人都打进来了,死了还要讲排场。

“哟,是你们几个啊!”

这时候突然从前边,传来一声问候。

三人循声望去,只见一位穿着朴素灰布褂子、头发梳理很精致的老头。

正从一处偏殿里走出来,手上还沾着些彩色的颜料痕迹。

不是别人,正是跟着一路来到四九城的老画匠——袁青山!

“吓我一跳!”林北又惊又喜,连忙迎上去。“袁老头这么快,你就重操旧业上了?”

来的时候袁青山就说过,这次来到四九城,是受到了文物保护单位的返聘。

年轻那会儿他跟着老师傅,就在皇宫里面描梁画栋,对这里的情况很熟悉。

高小娟和李兵也赶紧上前打招呼。

“看来你们的事情办完了,打算在故宫里逛一逛?”

“嗯,就是这里的房子太多,一时半会儿都看不完,也不知道都是干啥用的。”

高小娟本以为四合院就已经算够大的了,到了故宫里才知道,自已就是那井底之蛙。

这么多房子,哪能住的过来。

“袁爷爷您对这地方熟吗?”

“熟,太熟了!”袁青山脸上露出感慨的神色。

“年轻时在这里待过好些年,一砖一瓦,一画一椽,都差不多印在脑子里。”

故宫里除了几处不能进入的地方,大多他都转悠遍了。

“怎么样,你们这么干看也看不出太多名堂,要不……我你们当个临时向导,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这简直是求之不得!三人立刻高兴地答应下来。

林北虽然来过好几趟,但对故宫的了解,连皮毛都算不上。

有了袁青山的带路讲解,这一趟故宫之行,立马变得生动有意思。

老头不仅熟门熟路,避开了一些无关紧要的区域,直指精华,而且讲解起来深入浅出,饱含感情。

走到三大殿汉白玉台基上,伸手指了指一个个石雕。

“瞧见没,这叫‘螭首’,不光是装饰,实则是排水口。

下大雨的时候,千龙吐水,雨水能喷出好几丈远,这叫‘千龙吐水’皇宫几百年来从未内涝,这排水系统功不可没。”

他又带他们留意太和殿屋顶,垂脊上那一排小兽,不仔细看还真没留意到。

“这脊兽的数量有讲究,太和殿最多,十个!天下独一份。每个都有名堂,有寓意,镇火防灾,护佑平安。”

三人在故宫里转了两小时,不知不觉已经快到了中午,肚子已经饿的咕咕叫。

从东北离开来到外边,袁青山摘掉系着的围裙,点上一支烟抽了几口。

“难得你们来一趟四九城,今天中午老头子我请客,贵的地方吃不起,咱去吃卤煮火烧。”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