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6章 轻轻拂过(1 / 4)
周念真的指尖在全息星图上轻轻拂过,晶蓝色的光晕顺着指腹蔓延,在第三象限边缘勾勒出脉冲星群的轨迹。
那些镶嵌在宇宙黑幕中的亮点本应遵循着亿万年不变的节奏闪烁,此刻却像被无形的手攥住心脏般剧烈震颤,频率紊乱得如同濒死者的脉搏。
后颈植入的神经接口突然传来细密的刺痛,像无数带电的蚂蚁在脊椎上游走——量子脑波仪的预警机制又启动了,这种灼烧感在过去三个月里已经累计出现十七次,每次都伴随着熵值监测网的红色警报,如同宇宙在她的神经末梢刻下的伤痕。
"
第42号文明的时间锚点正在崩塌。
"
助理ai的声纹带着经过十七次迭代仍未完全消除的电子颤音,星图上代表该文明的金色光点正经历着物理学意义上的"
时间融化"
。
周念真看着那团逐渐坍缩的光晕边缘泛起的黑色涟漪,突然想起地球博物馆里那幅被黄沙掩埋千年的敦煌壁画。
画中飞天的飘带本该舒展如银河,却在岁月的啃噬下裂成万千碎片,此刻这些碎片正以光在她的视网膜上重组,每一片剥落的金箔都对应着星图上扩大的裂隙,仿佛整个宇宙的时间正在经历一场盛大的壁画修复,却走向相反的崩坏。
她下意识地按住后颈的植入模块,那里还储存着地球文明最后的时间数据库。
当末日陨石群撕裂地月系时,这个直径三厘米的钛合金胶囊正随着"
希望号"
方舟冲破大气层,里面封存着从苏美尔泥板到量子钟的所有计时遗产。
现在,胶囊里的敦煌星图投影程序正在不受控地启动,那些被数字化的飞天裙摆正穿透全息屏,在控制室里织就一片流动的沙雾,沙粒中隐约可见古老的天干地支与梅塔文明的引力方程式交缠。
"
调取该文明近三个月的时间技术日志。
"
周念真的声音比平时低了两个音阶,这是她启动危机处理模式的生理反应。
ai投射出由数据流组成的金色卷轴,却在展开的瞬间碎成无数光蝶——第42号文明的时间日志正在经历自我抹除,就像他们的锚点在主动销毁时间坐标。
她捕捉到最后几行完整的代码,那是用氢原子光谱编写的求救信号:"
不要相信线性时间我们被困在自己制造的时间闭环里。
"
控制室的温度突然下降十度,诺兰文明特有的反物质冷雾从通风口溢出——这是跨星系紧急通讯的物理标识。
当那个由暗物质构成的人形轮廓在雾中显形时,周念真注意到其肩部缠绕的时间褶皱比三个月前密集了4o,就像被拉长的弹簧即将断裂。
"
诺兰第三舰队的残骸找到了。
"
来客的声音带着反物质特有的低频震颤,雾状身体中突然浮现出舰队消失前的最后影像:十二艘菱形母舰在时间风暴中被拉长成光丝,船员的神经信号被压缩成纳秒级的脉冲,"
他们的反物质钟频率与埃塔文明的生物场产生了共振,但不是建设性的叠加,而是"
影像突然扭曲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
而是像两个齿轮反向咬合,正在绞碎彼此的时间线。
"
周念真的神经接口又开始灼烧,这次伴随而来的是太阳穴里跳动的光斑——那是她大脑的杏仁核在模拟远古人类面对未知的恐惧。
她调出星图上所有文明的时间技术分布图,现梅塔的引力透镜阵列、诺兰的泡沫城市群、埃塔的蜂巢星团,正沿着猎户座悬臂形成一个诡异的等边三角形,每个顶点都在向其他两点释放着特定频率的时间波动,就像宇宙中突然出现的巨型调音叉。
"
林深的最新坐标。
"
她突然开口,ai立刻在星图左下角标出一个闪烁的蓝点。
船底座星云的紫色辉光中,那个搭载着陈哲宇家族遗迹的勘探舱正在穿越一片由时空弦碎片组成的"
星尘暴"
,雷达显示舱体周围缠绕着过三百种不同频率的时间波纹,就像被扔进湍流的漂流瓶。
通讯频道突然响起雪花般的杂音,接着传来林深有些失真的声音:"
我找到了他们的时间祭坛这里有东西在等我们。
"
背景音里夹杂着金属摩擦般的尖啸,像是无数个时区的钟摆在同时敲响,"
那些弦线的振动模式和我祖父笔记里的末日预言完全一致。
"
周念真的目光落在全息屏右下角的熵值曲线,红色的波动已经突破了预警阈值,在坐标纸上划出一道几乎垂直的死亡线。
她伸手触碰那些正在消散的敦煌沙雾,指尖掠过飞天的眉梢时,沙粒突然凝聚成一个旋转的沙漏,底部沉积的不是沙子,而是密密麻麻的二进制代码。
"
通知所有文明代表,启动量子加密会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