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4章 战后的朝鲜 4(1 / 2)

加入书签

家闻言稍稍一愣,面上掠过一丝诧异.

自家主人就是坦荡,就这么坦然承认自已是奸臣,丝毫没有隐藏。

金正三仿乎看透了他的心思,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嘴角泛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忠奸岂是那么容易分清的,对于李昖来说,本官是奸臣,可对于大明朝来说,本官就是忠臣。”

“世间之事,无非成王败寇罢了。”

说着,他放下茶盏,缓缓起身:“备轿吧。半个时辰后,我要去宁国公府一趟。”

“这个时辰?”管家迟疑道。

“正是要等帅爷睡醒。”金正三整了整衣冠,“老人家年纪大了,晚上睡不安稳,白日里总要小憩片刻。这个时辰去,正好。”

管家会意,躬身退下安排。

日头正午,金正三的轿子停在了宁国公府门前。

府邸守卫显然早已接到通知,并未阻拦,直接引他入内……

李成梁果然刚刚睡醒,正在书房看书。

金正三进入书房后,便赶忙躬身行礼:“帅爷安好。”

李成梁放下书,抬头打量着这个肥胖的朝鲜大臣,眼中闪过一丝欣赏:“来得正好,宫中之事,想必已经安排妥当了?”

“回帅爷,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金正三从容道,“李德馨第一个'发现'王上驾崩,此刻正在宫中主持丧事。尹斗寿等老臣悲痛欲绝,但掀不起什么风浪。”

李成梁点点头,沉吟片刻:“天子那边,总得有个交代……”

金正三早有准备,从容应答:“王上连日操劳国事,突发心疾而崩。太医院有记录为证,几位御医都可作证。至于朝廷方面……”

他微微一笑:“下官已经拟好奏章,详述王上勤政爱民,不幸积劳成疾而崩。同时请示天子,立光海君为新的朝鲜国王。”

李成梁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光海君……本帅记得那孩子才十岁?”

“帅爷好记性。”金正三道,“正是十岁。而且体弱多病,太医说他先天不足,活不了多长时间,在下官看来,怕是……没有国君之命啊,不过,他也算是幸运,遇到了帅爷扶持。”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一个体弱多病的幼主,正好便于控制。

若有个三长两短,也是天命使然……正好向天下说明,朝鲜李氏失了朝鲜神器,也属于天命了。

李成梁会意一笑:“你考虑周全。既然如此,就按你说的办吧。”

李昖死了。

朝鲜朝堂可是忙碌的很。

首先要派遣使臣前往大明报丧,请天子赐谥,随后,在报上一个国君,等到先王丧葬期后,在请旨册封。

………………

大明万历二十年,五月。

乾清宫内,香烟袅袅。

朱翊钧端坐御案之后,眉宇间带着几分倦色。

案上奏章堆积如山,辽东军务、漕运事宜……一桩桩一件件,都需要天子圣裁。

冯安轻步上前,低声禀报:“皇爷,朝鲜告哀使已在午门外候旨。”

朱翊钧年岁渐长,身边的内侍也将称呼更改成了皇爷,朱翊钧也熬到了可做天下君父的年龄了。

朱翊钧抬起头,揉了揉眉心:“朝鲜告哀使?”

“回皇爷,朝鲜国王李昖前些时日突发心疾,已然薨逝。”冯安躬身道,“使臣特来报丧,请旨赐谥。”

朱翊钧沉吟片刻,知道这里面肯定多少有那个胖子的身影,弄不好自已大明的宁国公也掺杂其中。

“宣吧。”

“是,皇爷。”

不多时,朝鲜使臣身着素服,垂首趋步入殿,跪地行礼:“小邦使臣叩见皇帝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朱翊钧淡淡道:“李昖正值壮年,何以突发心疾?”

使臣早有准备,从容应答:“回陛下,吾王近年来忧心国事,日夜操劳。又值倭乱初平,百废待兴,积劳成疾。前些时日议事至深夜,翌晨便……”

说着,适时地拭了拭眼角……

朱翊钧凝视使臣片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既然如此,礼部当拟谥号。着翰林院撰祭文,遣使赴朝鲜致祭。”

“谢陛下隆恩!”使臣再拜叩首,“另有一事启奏陛下,国不可一日无君,朝鲜臣民恳请立十岁光海君为新王。虽年幼,然聪慧仁孝,且有大臣辅政……”

朱翊钧打断他:“光海君,十岁,如此年幼,何以治国?”

听到天子询问,使臣可是非常慌乱,他来的时候,自家领议政金大人可是说了。

陛下不会不同意的。

这,怎么看起来,陛下多少有些不满呢。

使臣鼓足勇气,回复道:“陛下,朝鲜历经倭乱,正当休养生息之时,立幼主,由大臣辅政,倒也稳妥。待其年长,再亲政不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