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万历二十年(1 / 2)

加入书签

当石田三成踏上对马岛时,他仿佛一步从人间踏入了鬼域。

目之所及,尽是疮痍。、

曾经林木繁盛的山岭变得光秃秃的,布满焚烧后的焦黑痕迹和胡乱挖掘的坑洞。

废弃的营寨七歪八倒,破败的旗帜在寒风中无力地飘动,上面沾满了污秽。

最触目惊心的,是那些无处不在的尸骸。

它们以各种扭曲的姿态堆积着、散落着,在浅坑里,在营垒旁,在干涸的溪边,甚至就在道路中央。

由于天气寒冷,许多尸体并未完全腐烂,而是呈现出一种可怕的干瘪和青黑色,保持着临死前挣扎的痛苦形状。

乌鸦和野狗在其间徘徊啄食,发出令人心悸的叫声。

尽管明军已经进行了大规模的清理和掩埋,但遗留的痕迹和那浸透了土地的死亡气息,依然浓烈得让人窒息。

石田三成带着一种随从,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这片地狱图景中。

他的脸色苍白如纸,胃里翻江倒海,几乎要呕吐出来。

每看到一具穿着熟悉甲胄残片的尸体,每看到一个代表着某位武士家族的家纹标记,他的心就如同被刀割一般。

这些……这些曾经都是活生生的人啊!

是丰臣秀吉麾下骁勇善战的武士,是充满野望和力量的壮年男子!

他们本该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或者回到家乡陪伴家人。

可现在,他们全都变成了这荒岛上无人认领的枯骨,任由鸟兽啃噬,慢慢化为泥土。

“山田君……”

“佐藤大人……”

“小野……”

他仿佛能在那些扭曲的面容上看到曾经熟悉的身影。

无边的悲凉和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彻底淹没了他。

关白殿下的野心,最终换来的就是这数十万同胞堆积如山的尸骨吗?

所谓的“宏伟蓝图”,在现实面前,竟是如此不堪一击,代价也如此惨重……

他在岛上待了两天,每一刻都是煎熬。

夜晚,寒风呼啸,仿佛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白天,看到的依旧是满目疮痍和死亡。

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折磨,加上岛上的秽气侵袭,离岛之时,石田三成终于支撑不住,一病不起,高烧不退,在船舱中胡言乱语,仿佛被那些葬身岛上的亡魂纠缠索命……

船只抵达朝鲜沿海后,他被紧急送入军营医治。

稍有好转,能勉强下床时,他强撑着病体,拜见了宁国公李成梁。

面对这位造成对马岛惨剧的明军统帅,石田三成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恐惧、仇恨、敬畏,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绝望后的麻木。

他恭敬地行礼,随后,提出要返回倭国的请求。

李成梁只是淡淡地看着他,没有胜利者的骄狂,只有一种冰冷的平静:“回去告诉丰臣秀吉,守信履约,方可保平安。若再生异心,对马岛,便是前车之鉴。”

石田三成唯唯诺诺,不敢多言。

不久后,他便在一队明军的“护送”下,登上了返回日本的船只,带着屈辱的条约和满脑子的地狱景象,离开了这片给他和整个倭国带来噩梦的土地……

当石田三成在海上漂荡,身心俱疲地返回日本时,大明帝国的首都北京,正沉浸在万历二十年到来的喜庆与繁华之中……

战争的阴霾似乎远离了这座伟大的城市。

虽然北方寒风依旧,但街巷之中早已是张灯结彩,人流如织。

爆竹声此起彼伏,空气中弥漫着火药香、食物香气和人们的欢声笑语。

小贩们吆喝着售卖各色年货,从香甜的关东糖、蜜饯果子到鲜艳的年画、窗花,应有尽有。

孩子们穿着新衣,在雪地里追逐嬉闹。

富庶之家门前车马盈门,互相宴请,谓之“吃年酒”。

紫禁城内更是装饰一新,处处彰显着皇家气派与太平盛世的景象。

宫宴、赏赐、祈福仪式接连不断。

尽管皇帝朱翊钧并未大肆铺张,但新年的喜庆气氛依旧充盈着宫苑。

似乎所有人都暂时忘却了远方的战事,享受着这岁末年初的安宁与富足……

正月初二,年味正浓,一份由八百里加急送达的捷报,来到了京师。

捷报直入乾清宫,送到了朱翊钧的案头。

即使是在这佳节时分,皇帝依然在处理政务。

当他打开那份由李成梁亲笔书写、盖着征倭总督大印的奏疏时,即便是早已预见到结果,他的眼中依然迸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与光彩。

奏疏以沉稳而有力的笔触详细禀报了了对马岛战役的最后结果: “……自十一月十八日进兵,至腊月廿五日彻底肃清全岛。累计攻坚破寨数十三处,阵斩负隅顽抗之倭首五万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