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0章 海牙议会(1 / 2)
乾清宫中。
朱翊钧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拿着考成总述仔细地看着。
现在地天子是一点都不敢大意。
考成法约束着百官,当然,也约束了天子,最起码一到月初,连着三天,朱翊钧都抽不出空来,去干其他的事情。
他是真的将上一个月对百官的办差记录过了一遍。
而站在
孙承宗娶了海瑞的女儿后,整个命运都发生了改变,在万历八年考中进士。
当然,这个进士,多少是有些“恩情分”在里面。
在另外一个时空孙承宗在万历十年的时候,还做着教书先生,直到万历三十二年,才考中进士,比之历史上提前了整整二十四年。
恩科中举后,孙承宗便进入翰林院,不久之后,天子南巡,朱翊钧便特旨让其跟随海瑞一同南下,算作秘书。
等到回到京师后,孙承宗便又入翰林编修,直到万历九年九月,才进入御政房当差。
也就是在万历十年的三月,正式成为御政房学士。
孙承宗年龄跟朱翊钧相仿,现在也已经表露出来超于同龄人的智慧,朱翊钧还真的想带在身边培养一番。
早一些的进入仕途,早一些在外经略带兵,早一些培养大局观,不出二十年,大明朝便会在边疆拥有一个文人统帅。
正在朱翊钧看着考成总述的时候,陈矩快步进入了乾清宫。
“陛下,陈璘将军已经到兵部述了职。此时已回到了驿站,等着陛下召见。”
朱翊钧闻言,点了点头,不过,依然在看着考成总述:“明日,朕在西苑召见他,到时候,你也随着朕去。”
“是,陛下。”陈矩赶忙应道。
听到回复,朱翊钧这才抬起头来,看向了陈矩:“朕不是在对你说话。”
陈矩闻言稍稍愣神片刻。
随后,只见天子将视线转移到了孙承宗的身上:“孙承宗,朕是在对你讲,明日随朕一同去西苑……”
一直候在这的孙承宗赶忙应道:“是,陛下。”
不过,心中有些疑惑,自已只是誊录整理考成记录芝麻大的小官啊,召见陈璘聊的说的肯定都是军国大事啊,带上自已,这多少有些高看了吧。
“你先下去吧,朕看完了,会让人送回去的。”
“是,陛下。”
孙承宗说着,躬身行礼,随后慢慢的退出了乾清宫。
而等到孙承宗下去之后,朱翊钧看了一眼陈矩:“朕的兵部尚书没有为难陈璘吧。”
“陛下圣明,方尚书确实说了一些不该说的话?”
“方尚书询问陈璘将军,对陛下欲设爪洼总督一职的看法……”
朱翊钧冷笑一声:“陈璘如何应对?”
“陈将军反问方尚书是否已有定论。方尚书支吾几句,便转了话题,不过内阁,到现在还没有离开。”
朱翊钧闻言,并未在过多言语,而是将注意力重新放在了考成总述上面……
在北京城,大明的天子准备召见攻占爪洼的功臣。
而在万里之遥的海牙,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西历1582年,铅灰色的云层压得极低,仿佛要将海牙这座城市碾碎。
联省议会大厅外,士兵们裹着浸透雨水的猩红色披风,长矛尖凝结的水珠不断滴落在青石板上。
十二面绣着各省纹章的旗帜在狂风中猎猎作响,奥兰治亲王家族的狮子纹章与乌特勒支省的雄鹰图腾纠缠翻飞,似在预示着即将爆发的激烈争辩……
厚重的橡木门吱呀推开,议员们鱼贯而入。
率先步入大厅的是阿姆斯特丹市政厅秘书长范·德·维尔德,他镶银边的天鹅绒外套下摆扫过门槛,貂皮领间的珐琅徽章——三枚交叉的银钥匙——在烛火下折射出冷光。
紧随其后的代尔夫特陶瓷同业公会会长扬·彼得松,粗布短衫袖口还沾着未洗净的钴蓝色釉料,腰间用皮带系着一本皮革封面的《圣经》,书页边角因反复翻阅已磨成毛边。
鹿特丹商会代表阿德里安·范·奥斯塔德的锦缎马甲上缝着十二颗珍珠纽扣,每一颗都对应着联省的港口城市,他左手攥着的账簿封皮上烫金的
"VOC
"字样已有些模糊。
"以上帝之名,让我们开始吧!
"议长约翰·范·奥尔登巴内费尔特的声音在穹顶下回荡。
这位乌得勒支省代表身着黑丝绒长袍,银线绣制的家族纹章在袖扣处若隐若现,他面前的橡木桌上摊开着《乌得勒支同盟条约》羊皮卷,羊皮纸边缘用银线绣着各省代表的签名。
所谓的乌得勒支同盟条约就是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荷兰北方诸行省于1579年1月23日在乌得勒支的牧师会大礼堂缔结的同盟条约……也是荷兰国的立国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