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六章(2 / 3)

加入书签

?“

尽管语气淡然,春花还是捕捉到了她眼中一闪而过的惊慌。

“就刚才,“春花战战兢兢道,“禁军出动数百人,把那些大人的府邸围得水泄不通,全城都在传呢。“

太后沉默良久,缓缓放下瓷碗。碗里的燕窝已凉,表面结了层薄膜。

“看来,“她轻叹一声,语气里满是无奈,“有些事终究是瞒不住了……“

春花不敢多言,垂手侍立。

她侍奉太后多年,深知主子此刻心中定是惊涛骇浪。

“春花,“太后忽然开口,“你说,皇儿这次是真的动怒了,还是……“

“奴婢不敢妄议陛下。“春花慌忙跪下。

“起来吧,“太后摆摆手,望向窗外沉沉夜色,“哀家只是感慨,当年费尽心力栽培的人,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远处隐约传来马蹄声与喝喊声,整座京都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风暴惊醒。“娘娘,需要做些什么吗?“春花小声问。

太后摇摇头:“什么都别做。事已至此,多说多错。“她看向春花,眼神复杂,“记住,从今往后,哀家对这些事一概不知。“

次日清晨,昨夜的抓捕已传遍京都。茶楼酒肆、街头巷尾,人人都在议论这场惊天变故。

“听说钱大人被抓了?“

“何止钱大人,好几位部院大人都进去了!“

“他们到底犯了啥罪?“

“听说是要刺杀沈大人,还阻挠救灾!“

“简直丧心病狂,连救灾都敢破坏?“

一夜之间,十余名朝廷命官锒铛入狱,如此雷霆手段让百官震悚。

早朝前的偏殿里,户部尚书对同僚们凝重道:“昨夜之事想必诸位已听闻。陛下震怒,诸位当引以为戒。“

“是啊,“工部尚书附和,“沈大人忠君爱国,那些人竟敢加害,真是自寻死路。“

“话虽如此,“有人低语,“钱维新平日也不像那般奸佞之徒……“

“李大人说得对,“吏部尚书肃然道,“知人知面不知心。有些人表面道貌岸然,内里却藏污纳垢。“

众人纷纷点头:“我等定与逆党划清界限。“

正议论间,钟鼓齐鸣,早朝开始。金銮殿内,气氛肃穆如冰。

皇上端坐龙椅,面色威严,眼底还残留着昨夜的怒火。文武百官屏息肃立,无人敢出一语。

“众爱卿,“皇上开口,声如洪钟回荡殿宇,“昨夜之事,想必诸位已清楚。朕今日要当着列位的面,将此案查个水落石出!“

“陛下圣明!“群臣山呼,玉笏齐举。

“传大理寺卿!“

“臣在!“大理寺卿手捧卷宗上前。

“此案审得如何?“

“启奏陛下,经连夜严审,已查清来龙去脉。“大理寺卿展开卷宗,声音清晰洪亮,“据查,该集团资金来源有二:一为秋家余党提供,二为与秋家有利益勾连的官商资助。“

“其罪几何?“皇上冷声问。

“主要有五大罪:一、密谋暗杀沈大人;二、散布流言,诋毁忠良;三、灾区囤粮居奇,阻挠救灾;四、勾结地方官,贪污赈济物资;五、妄图煽动民变,扰乱国本。“

听闻此数宗大罪,满朝文武无不骇然。

谁也没想到,这些平日里冠冕堂皇的官员,竟能做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简直天理难容!“有官员怒拍玉笏。

“毫无人性!“另一人义愤填膺。

皇上抬手制止议论,起身宣布:“钱维新为首犯,蛊惑朝臣,勾结叛逆,刺杀忠良,即刻处斩,抄家灭族!李景贤等从犯,按罪轻重,分别处斩、流放、革职!所有贪污的救灾物资,悉数追回,加倍赔偿,速发江南!“

“陛下圣明!“金銮殿内山呼海啸,声震云霄。

接下来的十日,京都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

大理寺、刑部、都察院三司会审,彻查所有涉案人员。短短数日,数十名官员被牵连其中。

菜市口刑场上,钱维新等主犯即将问斩。

行刑前,他已被折磨得形销骨立,眼中却燃着怨毒的火:“沈隽意!我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噗——“钢刀落下,人头落地,围观百姓拍手称快:

“这种祸国殃民的败类,死有余辜!“

“沈大人一心为民,他们竟敢加害,真是罪该万死!“

“陛下英明,为民除害!“

与此同时,其他涉案官员也各有论处。

有的流放三千里,有的削职为民,有的罚没家产充公。

更重要的是,所有被贪污的救灾物资全部追回,并按皇命加倍补偿,快马加鞭运往江南。

当京都雷霆清洗的消息传至江南时,正值午后。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